读《好人宋没用》:小人物的世界也可以很丰富

一位苏北女人宋没用在上海艰辛打拼、忍辱负重、立足生根的故事。

书比较厚,但不难读。

看到网友对书的描叙而产生兴趣,可能是想体会溺水窒息的感觉吧。

@瞳孔世界黑与白:任晓雯的【好人宋没用】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非常好的小说。写实,笔触冷静到可怕。所以,我看得郁闷极了。心底里是知道人性如此,生活如此的。而作者,也丝毫没有往这绝望里加半分柔光镜的意思。读了一半,已如溺水般窒息。

作者只写了一个人的故事,读者可以看到那一段历史、体会那个时代的中国。

读《好人宋没用》:小人物的世界也可以很丰富

书中的小触动

(宋没用父亲死后想葬回老家)母亲说:我晓得,人人都想葬回老家,连狗都想死在自家窝里呢。可他不一样,他那么想当上海人。唉,活着不省心,死了不省钱

(成亲后婆家不给饭)宋没用围着灶头,忙到中午。杨赵氏仍不给饭。命她出去买柴火。又命她洗床单,晒被子,清理檐下麻雀窝。夜里七八点,宋没用眼睛发黑,双腿打战,假装小便,蹲到马桶边,拿出咸鸭蛋。蛋壳焐热了,压得粉粉碎。她顾不得剥干净,整只塞进嘴。舌头一抵食物,眼泪霎时下来。

(宋没用想要小孙子)宋梅用是个老太婆了。天底下的老太婆,都该有条小尾巴,拖在身后,奶奶、奶奶地喊。毛头不生,战生不婚。他们在为革命实行晚婚晚育,他也不敢表现得没觉悟。

(欢生和宋没用去接小孙女)杨欢生指着说:哪能会搞错。他推开宋没用,几下撕了地址。碎纸片纷纷上扬,旋旋而散。他跺跺脚,就地一蹲,翻看袋子,见有奶粉、奶糕、桂圆、红枣、胡桃、红糖、云片糕,便拆了一包云片糕吃。

宋没用俯身在地上捡纸屑。冻麻了的指头,怎么都捡不起。便把指头在舌尖上捻湿了再捡。那纸屑仿佛要作弄人,趁她重新弯过来,一下往前头散开去。

(宋没用照相)相机喀嚓一声,把宋没用的脸定格下来。那张黑白的脸上,眉毛稀得剩半截,眼窝凹了进去。面颊皮肉往下松动了,栽培鼻梁边拖出两道深刻的纹路,蜿蜒至嘴角。嘴角抿紧起来,法令纹折了个弯,一径伸到下巴边。宋没用的两只眼睛,正在寻找相机镜头。慌张张的,又若有所盼。仿佛一个小孩子,答不出老师的问题,便要在空气里寻找一个答案。

(宋没用搬家)宋没用扭头看后窗。小洋楼外墙上覆满爬山虎,逐年枯敞了,此刻被日光染成藤黄色,窸窣闪着光。树墩、鸡棚、泥地、凹坑、杂草、明一块暗一块。一竿竿新晾的衣裤随风交缠。楼前站立的人们,抻着脖颈,挥着手臂,迅速退远了。宋没用觉得不真实,继而害怕。仿佛世界上的一切,忽都不在原来的位置。车子颠了颠,猛一拐弯,把她从座椅这头甩向那头。她颤抖了一会,努力坐正回来,手指抓者座椅罩布,一边环视出租车的狭窄空间,一边将身体缩紧起来。

(宋没用生病)宋没用浑身发热,脚底却冰凉。睡袍翻折在背下,咯得她不舒服。她拉了一拉,拉不动,便将双手放回原处。满耳都是身体里的噪音。胸腔咯啦震动,肠胃咕噜胀气,还有扑嗤扑嗤的呼吸声,仿佛一架旧风箱,越拉越慢

(宋没用死亡之际)宋没用听不见了,她进入一条黑色甬道。往事一帧一帧浮显。最微小的细节,最陌生的人物,都了了可辨。仿佛宋没用此生度过的所有时间,都被收藏起来,突然一秒不落的全数交还给她。她领受到某种情感,让她温暖而安全,再没有缺憾。一团人形的强光笼罩着她。七十四岁的宋没用,回到了最初之地

(作者著)宋没用属于刻板印象中的中国传统妇女。这个群体让人联想到勤劳、善良、任劳任怨等词汇,这些词汇却也使她们形象浑浊。她们是生活的配角,往往也是文学的配角。现当代中文作品中闪闪发光的女性,多是鲜活多汁、泼辣生风、敢于冒犯禁忌的。而我想写的“中国传统妇女”,并非所谓典型形象,而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多年来,一位老太太在我脑海里婆娑走动,挥之不散。那是我的奶奶,浙江象山人,执拗、敏感,心里柔软。除此,我对她的个人际遇几乎一无所知。那时我太年起,没能怀着体恤之心去爱她,我虚构了宋没用,部分出于对她的缅怀。

读《好人宋没用》:小人物的世界也可以很丰富

看这本书,让我想起我的奶奶,宋没用的生活仿佛“抽象版”的奶奶,所以对她的遭遇感同身受,奶奶和我说过她的小时候,说过那些艰难的日子,但并不具体。看到这本书的感觉就对了,这就是那一辈人经历过的生活,平凡、真实又艰难。上海方言的应用给人注入一种生活气息,感觉你就生活在那个时代,和她们一起体会时间的流逝,感受命运推动所带来的苦难和动荡。

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只是觉得这本书值得一看。(本来想做个人物关系图放上来,但还没倒腾清楚思维导图怎么用,有机会再补上,觉得这本书改编电视剧应该也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