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都深谙低调而隐忍的做人学问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锋芒毕露”,在说文解字中“锋芒”的本意是刀剑的尖端,后人把它比作一个人的聪明才智。“锋芒”本来是一件好事,也是成功事业的基础。然而,凡事都有利有弊,如果一个人的锋芒太露,傲慢自大,那结果就不尽如人意了。

常言说:“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身怀绝技而轻易不露,只等时机来临一鸣惊人。

真正的高手,都深谙低调而隐忍的做人学问

01

一个人有才华是好事,但决不能整天顶在头上到处炫耀。如果过分炫耀自己,必然会压制了他人的表现空间,致众人的一致嫉恨,把自己的前途和事业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随时可能被人算计。

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在伐许前,郑庄公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军见有立功的机会来了,都纷纷跃跃欲试。

经过一番比试后,有六个人被选中参加最后的比箭项目,他们每人各射出三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

真正的高手,都深谙低调而隐忍的做人学问

六位将军之中,公孙子都武艺高强,年轻气盛,从不把别人当回事。只见他搭弓上箭,三支箭连中靶心。完后抬起头,瞥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然后退下了。

最后那位箭手是一个白胡子的老人,他叫颖考叔(他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射出三箭居然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打了个平手。

这时,庄公派人去拉出一辆战车,说:“你们两人站在百步外,同时去抢这辆战车。谁先抢到它的人,就是先行官。”谁知公孙子都在比试时,跑了一半时脚下打滑,摔了一跤。等他爬起来的时候,颖考叔已经把车抢走了。

公孙子都感觉不服气,上前夺车。庄公一看连忙派人制止,颖考叔为先行官。

真正的高手,都深谙低调而隐忍的做人学问

02

在进攻许国都城时,颖考叔果然不负众望,他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的城头。看到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则心生嫉妒,他竟拿出一支箭,瞄准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颖考叔中箭后从城头上摔了下来。

另一位将军假叔盈,以为颖考叔是被许兵射中阵亡了,迅速拿起战旗,命令士兵冲进城池,最终攻下了许都。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为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事例。做人,太强出风头,会让你处处树敌。生活就像踩高跷一样,你站得越高,反而就越危险。你站得越低,却能够更加稳定安心。

因此,我们需要放下姿态,隐藏自己的锋芒。只有低调的人才能生活得更安全,谋求更多的机会。

真正的高手,都深谙低调而隐忍的做人学问

03

真正聪明的人,都会掌握“度”。明朝大政治家吕坤在《呻吟语》中说了一句非常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意思说,做人精明点是很有必要的,但要在“浑厚”中悄悄地运用。从古至今,绝大多数遭受不幸的人,十之八九都是精明的人,没有因浑厚而得祸的。现在的人,唯恐自己不能精明到极致,这就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

虽然不露锋芒,可能很难得到重任,但是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又不能很好地掌握尺寸,反而会弄巧成拙。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真正的高手,都深谙低调而隐忍的做人学问

04

当一个人言语表现出锋芒时,很容易得罪别人。得罪别人便会成为自己进步的阻力,成为自己成功的破坏者。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需要依靠良好的自我表现来吸引别人目光的年代,也是一个需要搏命上位来争取发展机会的年代,所以每个人都想高调展示自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事实上,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并不是靠外在的“锋芒”来用以展示的。

俗话说:“山不露其高,不影响其高耸云端;海不露其深,不影响其容纳百川”。

凡事立志于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藏露”的本领。做人,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装一个“愚者”,做一个“糊涂人”,都乃明智之举。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这种低调而隐忍的做人学问,多一些深思熟虑,少一些锋芒毕露。若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使你再有才会,也很难有大的作为!

真正的高手,都深谙低调而隐忍的做人学问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渔樵耕读看生活

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写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字,愿给更多的人带来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