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院立法竟稱中國影響其太空“領導地位”

美參議院立法竟稱中國影響其太空“領導地位”

近年來,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如神舟系列飛船、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FAST“中國天眼”、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特別是去年發射到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許多國外網民都在熱切盼望著它發送出的新消息。

美參議院立法竟稱中國影響其太空“領導地位”

但與之不和諧的是某老牌航天強國卻認為我國在航天領域內取得的成就會影響其在太空領域內的影響力。最近,來自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五位重量級參議員組成了個小組,開了幾次會會後提出了個倡議稱,為應對 “中國威脅”,美國應通過“加強美國太空領域領導力”的法律。在這份美國國會議員的聲明中,好像外太空已經是美國人的了。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參議員決心在征服外太空領域對中國取得的成就施加影響,也就是下絆子。

美參議院立法竟稱中國影響其太空“領導地位”

美國這次通過的新法律決定為國際空間站的後續運營提供資金。國際空間站原計劃運營到2015年,後來決定運營到2024年,現在美國人決定將其運營時間延長至2030年。聲明中稱,這是為“加強美國領導力”所做的努力。美國參議員們在討論這項法案時,沒有說美國是“太空領域領導者”,不是他們不想提,而是實在沒臉說,是因為他們不得不使用俄羅斯製造的太空飛船來登上國際空間站。

但美國立法者並沒有避諱他們打算利用最新的立法來對抗中國的太空探索步伐。美國國會議員的聲明稱:在美國首次將人類送上月球五十年後,我們正處於一場激動人心的新太空競賽之中。我們的新法案將保障美國繼續在太空領域處於領導地位。換句話說,美國企圖通過立法措施來確保中國不會取代他們在太空中所謂的“領導地位”。

事實上,通過新的美國法律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做法是一致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美國對“消除中程和近程導彈條約”只約束俄羅斯和美國這種情況不滿意。比如,東方大國沒有加入中導條約,擁有中短程導彈,不受條約約束。

美參議院立法竟稱中國影響其太空“領導地位”

1967年的外層空間條約也與之類似。《關於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的外層空間活動所應遵守原則的條約》最初由美國、英國和蘇聯簽署。儘管中國後來簽署並批准了該條約,但由於中國近年來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凡成就,有關“來自北京的競爭程度過高”的討論正在美國爆發。華盛頓甚至試圖指責東方大國準備將外空用於軍事目的,當然這不過是賊喊捉賊的把戲罷了。

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雖然我們在航天領域內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航天大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們要戒驕戒躁,砥礪前行,為最終的勝利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