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誤會,辛棄疾寫下千古不朽的《破陣子》

1181年,辛棄疾遭人彈劾去職。他無奈回到江西上饒老家閒居。當時陳亮慕名,寫信相約前來拜訪。未果。辛棄疾大為遺憾。

1188年,陳亮親自到建康(南京)京口(鎮江)觀察地形,作詞《念奴嬌·登多景樓》,主張不要把長江天險僅僅當做是隔斷南疆北界的門戶,而要把它作為北伐中原,恢復失地的跳板,長驅直入,不須反顧。再次上疏觸怒諸多官僚,因故下大理寺獄。後因少卿鄭汝諧在宋光宗面前求情,才免於死。。

剛出獄的陳亮到1188年已經45歲了,是年辛棄疾48歲。冬天,陳亮決定從浙江老家出發,騎馬跋涉800多里,拜訪隱居江西的辛棄疾。那時漫天鵝毛大雪,但是擋不住他的一腔熱情。


一場誤會,辛棄疾寫下千古不朽的《破陣子》

離辛家不遠處有座小橋,辛棄疾見一異人騎馬過橋,駿馬多次都不敢過橋,惹怒了那個中年人,他拔劍斬斷馬首,馬仆倒而死。他遂棄馬,徒步來到辛棄疾家。此情此景且被辛棄疾目睹,等陳亮敲響他家院門之時,才知道此人就是朝思暮想的陳亮。

二人開始雪中煮酒論英雄,天下大事談笑中。陳亮“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議論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文才、口才都俱佳。他與辛棄疾在政治上主張一致,又都是文學男中年,所以不難理解二人“基情”燃燒,辛棄疾將胸中鬱悶的一股腦倒出來。

半夜酒醒,陳亮回憶起昨夜的慷慨之詞,大駭,他擔心平時沉默寡言的辛棄疾多心,就連夜盜走一駿馬遁逃。《歷代詩餘》卷一百十八引《古今詞話》:“陳亮過稼軒,縱談天下事。亮夜思幼安素嚴重,恐為所忌,竊乘其廄馬以去。幼安賦《破陣子》詞寄之。

辛棄疾知道官場備受打擊的陳亮的心思,就寫下《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贈送給陳亮,暗示陳亮自己是那種直抒胸臆的人。

與辛棄疾成為摯友後,陳亮的朋友圈頓時變得高大上,圈裡除了辛棄疾,還有朱熹、呂祖謙等當時各領域重量級名人。可是,他的人生並未一馬平川,之後的經歷更是一波三折,都是命運的嘲弄。

《破陣子·為陳同甫(陳亮)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一場誤會,辛棄疾寫下千古不朽的《破陣子》


一場誤會,辛棄疾寫下千古不朽的《破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