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才能完成任務? ——《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

怎麼“做”才能完成任務?  ——《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

春天是萌發的季節,飛禽走獸都會在這個季節孕育下一代,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生育願望得到了鼓勵,可是有人想懷孕而屢屢打靶不中,進而到醫學中心求助,有一部分人確實需要醫療干預,而有一部分人則是走入誤區所致。

常見的誤區一,“勤耕不輟”,搞得精疲力竭,以至於對夫妻生活產生畏懼感,說“我都怕了”、“一點都不美好了”。

常見誤區二,“精準打擊”,算好排卵期,只在這一天進行,別的時候“攢著”,哪怕很有想法也剋制著。

這兩種,可以說是兩個極端了,偏偏這兩種極端還不在少數。下面我們來分析其不妥。

第一種情況,精液中精子只佔很小部分,而其主要內容的液體則由精囊腺液、前列腺液等組成,精子的生成需要時間的,那麼“勤耕不輟”的,每次射精射出來的主要是前列腺液,而精子數量很少,精子密度低,受孕幾率明顯下降,就如你放空炮,卻抱怨打靶不中一樣。

第二種情況,由於過度鄭重緊張,女人會講“他以前發揮挺好的,現在一半就軟了”,女性高潮時陰道收緊子宮也收縮,有一個“吸”的效果,幫助精液進入子宮底部,我們知道卵子一般是在輸卵管受精的,精液進去子宮是重要的受精準備工作。而現在的狀況是,射精不完善,子宮也未能興奮收縮,自然受孕幾率下降。

《皇帝內經》給出的答案是“持滿”、“御神”,有了前面的分析,就能很好理解是該怎麼做了。

執業十餘年

不尚空談,一切源於臨床

想要獲得接地氣的養生防病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