魄力,是一切的起點


魄力,是一切的起點



人生視角的魄力,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來說,真的可謂是至關重要。

你可別覺得這是一句雞湯, 因為說到底, 許多人還在庸庸碌碌 不得其法的原因, 不是因為 “他不知道,該怎麼做出人生下一步的最優解。”

而是因為 “他還在等,等機會 等人脈 等時間, 等。。。。。。到死”

如果不對這句話產生足夠的理解, 那麼對不起, 老驢拉磨 被鞭子抽到死,就是絕大部分人的結局。

就拿我曾經說過的程序員發展舉例, 你看對於程序員來說, 他的人生突破口或者說最優解, 絕對不是期待明天的自己能比今天擁有更好的編程和產出能力。

因為“這是反向解題”。

簡單來講, 你編程和產出再厲害,最有可能發生的,是你的上級覺得你是一匹“超級驢”,那自然要把你按死在基層崗位上死命發光發熱。

只有這樣,你的血汗,才能夠增厚他的功勞簿。

至於把你舉薦和提拔?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除非他本人升遷速度足夠快,願意把你拉進他的小團體。

記住,這個世界上,沒人會為了你的利益著想, 人們只希望從你身上佔便宜。

同理,除去極少數大牛以外, 不斷地進補自己的專業知識,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扭轉性作用,道理是一樣的 “你能幹且肯幹,那就讓你悶頭傻幹唄”。

這個邏輯,你其實可以推行到其他所有的行業裡面去, 那就是 只懂得蠻幹和拼搏的人, 都是最沒前途的。

等待他們的唯一結局,就是某一天突然醒悟自己這樣的付出毫無意義後,便徹底的放棄,開始學會油膩處事,再往後 就等著35歲時,因為產出下滑 最終被新的“超級驢”頂替。

實際上,這樣的局面,對於任何人來講,都是 “有解”的。

前提是,你必須領悟出,你所處領域之下 他們對你的 “核心期待”是什麼, 說白了 就是你只要成為一個越來越強的 “產出造就者”就行。

造就產出的,未必是你自己啊,只要你負責的那個團隊能夠產出就夠了。

那為了做到這一步, 應該怎麼辦?很簡單 如果現任平臺暫時缺乏管理崗位,那不妨曲線救國 隨便去身邊那些創業夥伴的小公司裡去做箇中層領導給自己鍍鍍金。

隨後在這個領導崗位上, 學會如何調度甚至壓榨那些年輕小員工的“產出”,並且把各種由此誕生的“副作用”壓制到最低。

在前者得基礎上, 你再混個一小段時間, 反攻回你本來同等級的大公司裡,混個管理崗就順理成章。

因為那些不敢跳出圈的人,都沒有你獨立帶兵的資歷, 你自然能比他們有更好的競爭力。

等到了對應的管理崗上, 你再逐步的錘鍊自己 乃至拋棄那些虛無縹緲的人性,學會把自己這臺 “決策機器”推行到極致, 未來的路就更好走。

這個過程中,你要學會拋棄很多本來屬於你自己的原則, 比如信奉要與人為善啦 要快樂工作啦, 這種沒意義的意識形態, 因為企業的盈利 就是靠血汗堆積出來的。

你越早能夠接受這個 “遊戲的核心規則”,則你越早能夠脫胎換骨 下得去手 打得好牌。

否則,你最後會知道 “幼稚”這兩個字 怎麼寫。

比如你會發現,很多人可能僥倖擁有了機會,卻照樣會被踢出局, 就是因為他還是秉持著要對舊日同袍手留餘力。

留餘力的結果呢?“哎呀 哥,看在本來的面子上,你也別逼的那麼緊嘛,放心啦 我會搞定的!”

隨後就是狼群開始出現了羊性,接著 羊性就會因為你的縱容而肆意傳染,最終不得不來一個狠的給他們全部收骨頭。

大亂大治,是最傷筋動骨的,而你的上位者,也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不行就滾,有的是人要來抽鞭子。

那麼,今天的文章,灝澤為什麼要列舉這樣一個例子來作內容?

就是因為我希望你一定要能夠明白, 在人生初期的階段, “魄力”二字 是絕對必要的,甚至於可以說 沒有它,你這輩子基本就別指望翻身。

那什麼是魄力?就是 你們都沒膽量幹這事兒,覺得這事兒髒 或者不體面, 我就敢幹,而且說幹就幹。

記住,這個世界是不以體面論英雄的, 一身潔白無暇的羊與兔,終究還是羊與兔。

你看,很多盧瑟的問題就是好吃懶做,好逸惡勞, 工作就划水 幹活就腿軟,壓根沒有那股豁出去的勁, 但是你讓他打遊戲 打麻將 你就發現他好像換了個人 , 蹦躂個十八個小時不休息都沒問題。

同時,“魄力”本身 也是 “判斷力”的共生體, 因為許多事兒,你只有敢做 才更敢想, 有了執行的魄力,你自然擁有比別人有更多的 “招數”還有“手法”。

是的, 人們總以為,人生的那些難題,是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 “巧思”來克服的,比如通過技術還有佈局等等。

他們哪知道,很多時候 最關鍵的就是要懂得取捨和放棄, 只有這樣,才能如同打麻將一般,不斷的把自己的爛牌給丟棄,隨後不斷的摸索好牌,最終糊勝。

放棄 和 失敗, 才是鑄就奇蹟的基礎。

正所謂“書生造反 十年不成”,指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他們的意識中,有條不紊的慢慢推進,才是正道, 可世界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

偏偏我們的教育模式,就是批量生產“書生型超級驢”。

結果那些整天叫囂著要擁有更好未來的傢伙,也只配叫叫,明天最終還是會乖乖的接受996 接受被抽鞭子。

為什麼?驢 再怎麼叫喚, 到死 也不會考慮掙脫開那束縛著他的磨具。

在這一方面, 我們又要討論一個問題了,即你可以自己找個機會,去看看那些做生意的 創業的 還有那些整體在公司裡一輩子的人的 “氣場之別”。

隨後再自己問問自己, 到底未來是屬於他們哪些人的?

好,灝澤乾脆幫你做個解答吧, 答案一定是屬於前者的, 哪怕他們之中絕大多數將要面臨無可避免的失敗。

因為,他們的所處之職 早已決定了他們的天命就是 “在戰爭的泥潭中時刻掙扎著, 捨棄 與 奪取,是他們的日常主旋律”。

換而言之,就是他們永遠是被逼迫著做出選擇和改進的, 時間不等人 事業的壓力也不會因為你悶頭一睡就煙消雲散。

結果就是誰能夠越直指核心的去做那些外人看來“沒底線”的事兒,誰就越能夠得以倖存。

今天的這篇文章,灝澤特意留了許多的空白, 我知道 你肯定會問:

那我應該怎麼做呢?

別問灝澤, 其實答案你早就知道, 只是你不敢做。

那我應該怎麼取捨呢?

別問灝澤,其實你心裡早就有譜,只是你都想要。

那我應該什麼時候開始呢?

別問灝澤,其實你知道時刻都有契機,只是你沒膽量。

文末,給你佈置一項作業, 如果你要留言, 請用自己的語言 來闡述一下你的邏輯中,最有操作性的 “升階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