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真正隕滅的原因,不是簡單的清朝滅明嗎?

大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大清滅明而造成一個大王朝的隕滅。

我在這裡總結了出五個因素,僅個人想法:

大明朝真正隕滅的原因,不是簡單的清朝滅明嗎?

一:大量的土地兼併

由於大明朝過於善待文人,只要考上了舉人就可以免除對土地的稅賦,這就有了“窮秀才,富舉人”之說。大量的地主為躲避稅收,紛紛將自己的土地掛靠在舉人的名目上,甚至到了後期,明朝首輔名下竟能有幾萬畝的田地是不用向大明交稅的。土地大量被文人與權貴兼併,使得一個專門靠農業稅的王朝,無法能有足夠的財力,來運轉整個王朝。

大明朝真正隕滅的原因,不是簡單的清朝滅明嗎?

二:大量的對外戰爭

從大明朝自建朝以來,對外戰爭不斷,沿海有倭寇,海外有葡萄牙艦隊、英國艦隊和荷蘭艦隊,北方還有一群遊牧民族,時不時來侵擾中原。這眾多的對外戰爭,不止消耗了龐大的軍需,也消減了這個王朝的命數。

大明朝真正隕滅的原因,不是簡單的清朝滅明嗎?

三:大量的奇葩皇帝

可以說奇葩皇帝朝朝有,就屬大明最最多。大明朝有著美食達人朱高熾,專情皇帝朱見深,熱心求仙朱厚熜,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這些有著別樣愛好又不專政的皇帝,慢慢的拖垮了一個王朝。

大明朝真正隕滅的原因,不是簡單的清朝滅明嗎?

四:明末小冰河期

在大明朝末期,中國的平均氣溫極速下降,不斷的出現極端天氣,從而形成了極冷的氣候災害,在後世被稱為“小冰河時期”。這長期的極端氣候,造成了大面積的糧食危機,隨著危機饑荒開始不斷的擴大,從而引發了社會的動盪和人口的銳減。

大明朝真正隕滅的原因,不是簡單的清朝滅明嗎?

五:大明末期鼠疫

公元1633年也就是崇禎六年,根據史料記載:“崇禎七八年,歲饉日甚。天行瘟疫,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又在崇禎十四年,這鼠疫傳入了北京(順天府)城中,造成了北京(順天府)人口40%以上的銳減。所以這場鼠疫又有著“老鼠滅明”的說法,是壓倒大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明朝真正隕滅的原因,不是簡單的清朝滅明嗎?

總結:

總的來說正是這幾個因素,使得大明朝猶如失血的巨人那般,越來越虛弱。而之後大清的崛起,也不過是趁著大明王朝虛弱命數已到罷了,沒有大清也有別人,趁機崛起。

備註:以上圖片,皆來自網絡,侵權必刪,多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