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今天就是傳說中的中元節(鬼節)哦~

聽到有沒有感覺身後有一陣陣涼風吹過

(好吧,是空調風……)


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記得小時候每到中元節,媽媽總會叮囑:

不要在水邊走,會被鬼拉走

不要晚上出門,會遇到“好朋友”

不要披頭散髮睡覺、不要亂拍他人肩頭、

不要半夜晾衣服、不要把筷子插到飯碗上

……

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然而,讓小鹿記憶最深刻的卻不是這些叮囑,

而是家裡每年中元節

都會煮的一些美味的食物。

想到這個,忍不住上網查了查,

中元節到底應該吃些什麼

今天就來給你們科普科普~

1.吃鴨


“鴨”就是“壓”,取其諧音,

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況且雞爪呈耙狀,

易把鬼的衣服抓掉

(大概怕積下惡怨,不肯回到原處),

所以中元節全國各地都有吃鴨的習俗。


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中元節吃鴨是因為

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

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

於是,活著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

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

一到鬼節就吃鴨子。

2.吃瀨粉

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

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

當然,不同片區,

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東莞最出名是燒鵝瀨。

燒鵝瀨,最講究的是一鍋美味的高湯,

那得用整隻雞、大塊肉、大塊骨,

加許多特種藥材和香料熬製。


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一燙放入碗中,

然後加上一大勺高湯,

粉面再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

3.蒸麵羊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

民間流行七月十五

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

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


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沉香劈山救母后,

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

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

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

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

以重結兩家之好。

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

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4.吃“餃餅”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

中元節會吃“餃餅”,

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


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相傳,餃餅筒是濟公所留下來的:

濟公在國清寺為僧時,

見每一餐都剩下許多菜,覺得很浪費,

就把這些菜裹在糊拉汰皮裡供下一餐再食用,

這種做法受到了眾僧的喜愛,

便流傳至民間。

5.吃粗茶淡飯

另外,在山東的獨陵縣,

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

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6.吃扁食

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

扁食是一種以麵粉和糖

做成畚箕形的食品,狀如餃子。

現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餃子,

其實扁食和餃子大不相同。


中元節不要怕!蒸煮煎炸燜,吃就完事了


而扁食就大不一樣了,

不僅肉類、菜類均可入餡,

連雞、鴨、魚、蟹、饊子、嫩黃豆等等都可入餡,

且特別講究搭配,雞脯配芹菜,

豬肉配薺菜,雞蛋配韭菜等等。



中元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人們選擇用特殊的食物來

能消除負能量,吸走髒東西,遠離黴運,

吃了這些食物,度過元氣滿滿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