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的!都聽我的!在北方蒜就得這麼吃

聽我的!都聽我的!在北方蒜就得這麼吃


曾經有次在出去玩的火車上,一群年輕人開始天南地北地聊天,因為大多是在西安就讀的外地大學生,聊起在西安最不能理解的事,一個重慶小夥說,在西安吃麵食竟然都要就生大蒜!太令人費解了!

他說完我就樂了,我說不光西安,北方大多地方都這樣吃,這次南北方的談話讓他驚的嘴巴里能塞下一大頭蒜。

聽我的!都聽我的!在北方蒜就得這麼吃

蒜多好吃啊,食物裡靈魂一般的存在啊。

蒜香茄子 蒜香小龍蝦 蒜香排骨 拍黃瓜 涼拌海蜇頭 涼皮涼麵 傷心涼粉 蔥爆羊肉 鐵板魷魚大盤雞……

這些好吃的菜,沒了蒜的加持,就失去了靈魂。

聽我的!都聽我的!在北方蒜就得這麼吃

對於吃蒜,北方人有個特殊的技能:生吃

不管是碾成泥還是切成片,都沒有生磕蒜頭來的過癮。

生蒜的味道霸道,只需吃上一口,它的獨特風味便會瀰漫整個口腔,然後在吐息間擴散至周圍的空氣裡,久久不去。

不說別的地方,就說西安,每個飯館的桌上,總有一個如同迎客糖果一般的的存在,裡面裝滿的蒜。

大蒜幾乎可以完美搭配一切家常麵食。

聽我的!都聽我的!在北方蒜就得這麼吃

《人民的名義》裡的趙德漢吃麵時,手裡就捏著一顆蒜。

蒜在北方可是“網紅”,坊間有句流傳甚廣的話:“吃麵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在一碗油潑面或炒拉條前,大蒜更成了可以媲美辣椒油的黃金搭檔……

聽我的!都聽我的!在北方蒜就得這麼吃

當然了,

大蒜不光能配面,它還能配饅頭,饅頭細嚼微甜,蒜剛咬第一口,辛辣入口後與饅頭混合起來,便成了香辣又下飯的美味;大蒜還配油餅,烙餅有些無味而蔥油餅又有些油膩,蒜瓣解膩,大蒜的味道剛好,不自覺讓人多吃幾口!

到了東北的燒烤攤上,還是有這麼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吃肉不吃蒜,營養少一半

東北燒烤裡就有一個菜是把蒜穿在籤子上,直接把白胖胖的蒜烤熟上桌擼著吃。而山東的“蒜包肉”就稍微委婉一點,他們會把蒜瓣兒混著雞肉塊兒串在一起,一口下去兩樣搭配著一起進了肚……

聽我的!都聽我的!在北方蒜就得這麼吃

大蒜不僅無處不在,而且還無所不能。

大魚大肉太油膩,剝一瓣蒜解解膩;素食太清單,搗兩瓣蒜增增味;飯菜好像不新鮮,就上一瓣大蒜“殺殺菌”;炒菜發現沒蔥花,切兩瓣大蒜嗆嗆鍋……

大蒜不僅無所不能,還花樣繁多。

醃在鹽水裡做成糖醋蒜涮火鍋的時候吃,臘八節泡在醋裡過年的時候就著餃子吃,串成一串泡在水裡還能等著長出蒜苗來炒雞蛋吃……

聽我的!都聽我的!在北方蒜就得這麼吃

就連李時珍也曾在《本草綱目》裡記錄道:大蒜可以“通五腑,達諸竅,祛寒溼,辟邪惡,消癰腫,化積食”。諸葛亮也以吃大蒜作為養生之道,在“擒拿孟獲”的戰役中,因為給士兵吃了蒜,這才讓士兵抵抗了瘟疫。

粗獷的北方人裡沒有那麼多精緻boy,所以當南方人提出北方人為什麼這麼愛吃大蒜的時候,北方人反而會有點納悶:

這麼好的東西,你們南方人怎麼就不喜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