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眼中的“期望就業城市”成都位居第三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振宇)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大學生就業市場造成了衝擊。為分析疫情背景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公司,通過網絡大數據和網絡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剛剛發佈的《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結構性矛盾突出,此外,在大學生眼中的“期望就業城市”中,成都位列第三。

在分析過程中,專家將企業招聘職位和名稱描述中有“應屆”字段視為高校畢業生的需求端數據,將最高學歷為大專及以上且畢業時間為2020年(包括下半年畢業)的求職者均視為應屆畢業生的供給端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大學生CIER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由上季度的2.17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38,本季度大學生招聘需求人數減少,求職申請人數則增加。從同比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大學生招聘需求人數減少了16.77%,但求職申請人數增加69.82%,導致CIER指數低於去年同期的2.82水平。

在需求方面,本季度1月份大學生招聘需求人數同比增加了1.83%,而2月和3月招聘需求人數同比降幅分別為21.67%和26.69%;在供給方面,1月和2月同比增幅較小,分別為5.85%和12.30%,但3月份畢業生開始進入春季招聘市場,求職申請人數同比增幅高達143.25%。綜合來看,在疫情突發事件衝擊下,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需兩端均受到一定影響,使得本季度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從期望就業的企業類型來看,更多畢業生期望進入國有、民營企業。具體來看,期望進入國有企業的比例最多,為36.0%;其次,為民營企業,所佔比例為25.1%;再次,為三資企業和事業單位,比例分別為16.0%和14.0%。

大学生眼中的“期望就业城市”成都位居第三

從期望就業城市來看,一線、新一線城市及部分省會城市成為畢業生首要選擇。具體來看,期望去北京、廣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慶、鄭州等城市就業的學生比例最高,這些城市的知名企業數量及就業機會較多,同時人才競爭也相對激勵。另外,一些二線城市,例如石家莊、瀋陽、太原、南寧、長春、呼和浩特、南昌等,這些城市以省會城市為主,近年來發展迅速,也逐漸成為畢業生期望就業的首選之地。

大学生眼中的“期望就业城市”成都位居第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