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衝擊下的中日醫療合作

進入2020年以後,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在改變著整個世界。

整個2月,武漢危機頻頻傳來。北京突然變得街上空無一人,進出小區,需要通行證,出入商店也需要嚴格的體溫檢查。媒體則大量報道了日本、日資企業對中國的口罩、保護鏡、醫療設備的支援。到了3月,中國的情況開始轉好,但幾乎無人想到西班牙、意大利及美國等國家會發生嚴危機。進入4月後,日本宣佈進入緊急事態,筆者周邊的人、參加的民間組織開始反向向日本捐助口罩等防護用品。日本是個工業生產大國,向日本捐助口罩,出人意外。

新冠衝擊在改變世界,中日也因新冠衝擊需要重新思考在防疫等方面構築新的兩國合作關係。


日企對華支援與中國抗擊特點

1月29日,日本從武漢撤僑時送來的口罩、防護鏡及防護服,讓中國民眾對日本感情有了新的提升。2月,幾乎所有日資企業都以某種方式支援了武漢的戰“疫”,可以看到大量的相關報道。

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在確診時需要有新型的醫療設備。在2月初,日立製作所就和中國幾個部委談向武漢捐獻設備事宜。最終日立決定捐獻的是一臺350萬元的電腦斷層攝影(CT)機。診斷是否患上新冠肺炎,往往需要使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查方式。該檢查方法比較複雜,使用的時間也比較長,不適合做大規模檢查。相比之下,通過肺部情況的斷層攝影,能夠立即獲得清晰的圖像,一臺機器就能提供確診時需要的相關數據。設備的安裝調試等需要一些時間,3月19日,日立捐贈的CT機在武漢市第八醫院安裝完畢。

富士膠片生產的X射線攝影系統在武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富士膠片的醫學影像三維後處理系統在CT圖像的分析方面,能幫助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病情評估,也能為治療患者提供數據上的支持。2月,富士膠片向武漢等地捐贈的醫療設備,主要包括移動式數字X射線攝影系統、便攜式超聲影像診斷設備等。

設備,從1月底便趕赴武漢等湖北城市,另外有數千名行政幹部同時下沉到湖北各個市縣,補充那裡的新政力量,燃料、糧食、蔬菜、豬牛羊肉也調撥到了湖北。中國抗擊新冠病毒,採用的是集中全國的力量支援湖北(武漢),讓病毒不出武漢(湖北)。國外(日本)政府、企業的積極支持,讓中國有餘力將病毒禁錮在湖北(武漢),沒有出現國內數個地方同時成為疫區的情況。

新冠衝擊下的中日醫療合作

日立馳援武漢


與病毒做鬥爭的常態化趨勢

截止到4月26日,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的肆虐情況,有以下幾個數據表明了其嚴重情況。從中國網絡新聞今日頭條發佈的結果看,主要國家的確診患者數量及死亡人數如下:美國(92萬9028人/5萬2371人)、西班牙(22萬3769人/2萬2902人)、意大利(19萬2994人/2萬5969人)。

如果疫情依舊不能得到較好的控制,今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整個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會進入到疫情狀態。那裡的醫療設施、應對能力要比美國、歐洲國家差很多,人口密集程度要高很多,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將超出想象。

在東南亞及印度等地使用中國的集中治療方式已經沒有相關條件,像歐美國家那樣期待保有全民免疫力,死亡人數將極為巨大。

從2002年底開始出現的非典(SARS)看,疫苗的研發並非18個月就能研製成功的,2002年到2020年,差不多18年過去了,非典疫苗依舊未研發成功。況且美國等國家在疫苗的研發上,也不願意與國際社會合作。

中美關係在新冠衝擊發生前已經出現了貿易戰、輿論戰,美國特朗普總統一直在強調與中國的脫鉤。中美合作在今後似乎難有成果。

新冠衝擊下的中日醫療合作

富士膠片用醫療設備支援武漢


刻不容緩的中日防疫合作

從筆者看到的日本對華報道看,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的方式受到日本媒體的批評很多,日本不會採取中國的方式,也不情願走韓國通過PCR檢測篩選患者的方式。日本有日本的抗擊方式方法。

中日韓三國各自保有抗擊新冠的特點,對世界征服新冠病毒來說是件好事,能給世界提供多種應對方法。中日能夠在抗擊新冠病毒上,搭建新的合作平臺,這更應該能對世界作出貢獻。

中國是口罩、防護鏡、防護服、呼吸機等的製造大國;在本次抗擊新冠病毒的過程中,中醫也發揮了很大的力量,有諸多的治癒成功的經驗;禁錮病毒的傳播,用壓倒泰山的陣勢集中力量醫治感染區疫情的做法,在抗擊新冠病毒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醫學數據,這些是世界醫學中新的重大財富,是中日醫療合作的基礎。

富士膠片開發的新藥“法匹拉韋”,但作為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已經用在了臨床。日本企業製造的CT機能夠用於新冠肺炎的檢查。在抗擊新冠病毒的同時,日本一刻沒有忘記經濟的正常運營,在宣佈緊急事態後,及時為經濟上困難的人提供幫助,這些技術及行政上的成功經驗,同樣值得世界各國學習。

新冠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需要有多種抗爭的方法。中日目前還不能完全在中國的“一帶一路”,日本的“亞太戰略”下實現對對方的完全理解與支持,但在抗擊新冠病毒上,則能夠實現戰略目標的統一。

其實搭建共同的抗擊新冠病毒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加入中日兩國共同關心的老齡化對應策略、養老對策、環境治理、新技術(新藥、新醫療設備)的共同開發等合作內容,中日該能夠實現相互理解,進一步改善兩國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