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有初中文憑,退役後又被部隊召回,將軍見了都要向他敬禮

如果說,戰亂紛飛的崢嶸歲月裡,捨生忘死、奮勇殺敵是軍人價值的最好體現,那麼和平年代裡,默默奉獻是軍人最好的寫照。

他們用肩膀扛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在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為我們默默築起了一道鋼鐵長城。 如果說軍人代表了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那麼“兵王”就是那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讓人膽寒。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一位“兵王”的故事。

出身貧寒,應徵入伍

1968年9月,安徽休寧縣一個小山村內,一個男嬰呱呱墜地,父母並沒有特別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希望他能夠忠於黨,忠於自己的祖國,於是給他取名為王忠心。

在這個貧瘠的地方,沒有過多的娛樂活動,田埂溪邊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到了入學的年齡。

他只有初中文憑,退役後又被部隊召回,將軍見了都要向他敬禮

順利的讀完小學和初中,父母已經無力負擔他繼續求學的道路,於是王忠心便輟學在家,白天幫忙做些農活,減輕父母的負擔。

但這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並沒有磨滅他的意志,每晚入睡前,他都會思考人生的意義,希望可以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當時,他們村裡的很多小夥都響應國家號召,應徵入伍,並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王忠心靈機一動,覺得這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既能夠實現自我,又可以保家衛國,也符合父母對於自己的期盼。 於是,在全國人的同意下,王忠心也踏入了軍營,穿上了那一身橄欖綠。

他特別珍惜在部隊的時光,勤學苦練,積極提升自我,不驕不躁,努力開拓進取,無論是部隊首長,還是各級官兵,都非常喜歡這個好學的小夥子。 他也通過了幾年部隊的生活,深深愛上了解放軍這個光榮的稱號。

他只有初中文憑,退役後又被部隊召回,將軍見了都要向他敬禮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王忠心是不幸的,他年紀輕輕就被迫輟學,生活窘迫;但是他也是幸運的,他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在部隊這個大熔爐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我相信,每個少年都有一個“軍人夢”,然後,他把夢想變成了現實,併成為了他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

天賦異稟,業精於勤

很快到了他退役的時間,雖然有諸多不捨,但是王忠心只能脫下軍裝,回到了家鄉。 不久後,命運的轉機出現了,正值解放軍軍官制度改革,一向表現優異的王忠心再一次被召回了部隊。他,又可以穿上那身心愛的軍裝了。

在上級的推薦下, 他進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學校(2011年6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現名火箭軍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學習;這是一所中國陸軍的頂尖軍事搖籃,主要為中國的火箭軍事業貢獻培養優秀人才。

他只有初中文憑,退役後又被部隊召回,將軍見了都要向他敬禮

美好的理想很快被現實打破,對於只有初中學歷的王忠心來說,那些複雜的高等數學、晦澀的工程機械等,對於他來說無異於天書一般。

他深知自己的基礎薄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趕上同學的進度,在這個學校最難的專業裡,他展現出了自己過人的天賦和勤學的態度,終於,他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

1986年12月,在他剛年滿18歲零3個月,他正式應徵入伍,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一員。 作為這支高精尖部隊的一分子,他需要熟悉不同型號的導彈武器操作要領,熟練掌握不同的導彈操作崗位技能,不過對於王忠心來說,這些都不算什麼。 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干就是30年。

找準目標只是踏上人生成功之路的第一步,若想要取得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天賦和勤奮兩者缺一不可,值得慶幸的是,王忠心真的做到了。

他只有初中文憑,退役後又被部隊召回,將軍見了都要向他敬禮

雖然初始起點很低,但是他很快就達到、甚至超越了其他人,勤奮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天賦才是決定他成功的關鍵。

對於王忠心來說,可能他天生就適合幹這一行,這種心靈相通、相濡以沫的感覺支撐著他一步步走上了“兵王”之路。

服役三十載終成“兵王“

在部隊的三十多年時間裡,他先後經歷了部隊建設3次跨越式發展和武器裝備2次換型,但他時刻保持著“號手就位”的態度,一直不斷刻苦鑽研,將自己的所學所感編纂成30餘本教材,供廣大官兵學習交流。

他只有初中文憑,退役後又被部隊召回,將軍見了都要向他敬禮

由於表現出色,他先後執行過28次重大任務,參加過1300餘次實彈裝置操作訓練,但是他從來沒有犯過任何一次錯誤,無論是下命令、喊口號,抑或是做動作、報信號,任何一個動作都做到完美無瑕。 某種意義上,連機器都不可能達到100%的準確率,但是王忠心做到了。

在自我進步的同時,他還擔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火箭軍的重任。 他擔任班長長達25年的時間,在這期間,他帶的兵共有38人立功受獎,其中11人考入軍校、6人提幹,先後幫帶出217名測控號手,還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先進標兵。

如今,他已經成為了他們旅的“定海神針”,是當之無愧的“兵王”,只要有他出現的地方,無論是多麼艱難的任務或是演習,都能保證順利無差錯地完成任務。 他本人也榮獲了“八一勳章”、“踐行強軍目標模範士官”,併入選“最美奮鬥者“名單。

他只有初中文憑,退役後又被部隊召回,將軍見了都要向他敬禮

光環加身沒有改變王忠心的生活,他依然是那個兢兢業業的班長,勤勤懇懇的大哥,能文能武的兵王,是這個國家最光榮的人民解放軍的一員。 終於到了要退休的年紀,王忠心感恩當年他選擇了部隊,同時部隊也選擇了他。

“我做的都是自己應該做的工作,盡的全是自己應該盡的職責,我參軍入伍的初衷就是對得起這身軍裝。“

現在他可以自豪地說一聲,我真的做到了。 他讓這抹橄欖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在中國的百萬雄師中,有著無數和王忠心一樣的兵王,他們恪守自己的本職,為中國屹立在世界的巔峰鑄就了不可動搖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