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禮!美國飛虎隊最後一名成員去世 心繫中國

據媒體消息,美國最後一位“飛虎隊”成員、美國飛虎隊協會(AVG Flying Tigers Association)前會長弗蘭克·洛桑斯基(Frank Losonsky)已於2月6日去世,享年99歲。

聽聞弗蘭克·洛桑斯基去世的消息,開國將軍吳岱之子吳志民表示,飛虎隊是美國幫助中國抗日的合作典範。近兩年,飛虎隊成員們的後代經常組團到中國來訪問,尋找救助過其父輩們的百姓,續寫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

敬禮!美國飛虎隊最後一名成員去世 心繫中國

他是飛虎隊年齡最小的機工長

二戰期間,早在美國對日本正式宣戰之前,著名的克萊爾·李·陳納德將軍(Claire Lee Chennault)為協助保衛中國,創立了著名的“美國志願航空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AVG, 後改為第14航空隊),該組織後被暱稱為“飛虎隊”(Flying Tiger)。

弗蘭克·洛桑斯基是飛虎隊48名機工長年齡最小的一位,20歲就遠赴異國,經歷了飛虎隊不少大戰要戰,以一流的維修技藝,保證了飛行員同伴升空擊殺,屢建奇功。他工作繁重,除了同時保證兩到四架飛機的運轉外,還不時承擔突發任務,如長途運送一卡車的炸彈、四處尋找飛機殘骸、卸載可用配件、到野外搶修飛機等。因為年齡最小,和負責配活的人不熟,洛桑斯基經常給分到剩活、難活,用他的話說,就是“垃圾活”,夜以繼日上班,比一般機工長還要辛苦。

洛桑斯基在離開飛虎隊後,仍有作為,能修會飛,擅長投資。他曾出任中國航空公司的高級機械師、福特公司的B-24飛機建造師、菲律賓航空公司的飛機維修主管,還在馬尼拉從事進出口貿易。戰後,他加盟了亞際航空公司(Trans Aisatic Airlines),身兼飛機維修主管和商業飛行員兩職,穿梭在馬尼拉、香港、曼谷和仰光之間的航線上。從1952年往後的三十年,他出任通用汽車公司艾利森分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和服務代表,遍遊世界,和多家外國空軍部門合作,組建飛機維修設備。即便是從通用退休後,老人家也是退而不休,和兒子共營著生意紅火的餐飲集團。

洛桑斯基對中國頗有感情

洛桑斯基對中國頗有感情,尤其是對飛虎隊總部所在的昆明。1941年12月28日,他隨第三中隊從仰光撤離到昆明。春城昆明的氣候遠好過不是溽暑的緬甸,由蔣介石特勤總管黃仁霖負責的戰地服務團給飛虎隊提供了當時最好的衣食住行。房間內,有舒服的床、桌椅、五斗櫥和小書桌,可洗熱水澡,提供中西美食,還有酒吧。隊員們可乘專車輪流到城內觀光。

洛桑斯基回憶道:“昆明位於一個大湖的北端,這個湖海拔超過6000英尺。我們的機場離城牆圍著的老城有三英里。昆明比仰光和同谷都乾淨多了,沒有乞丐,老城很有魅力……昆明城外,有溫泉,是放鬆的好地方。在熱帶地區苦熬六個半月,昆明真讓人解脫。溫度和溼度都低很多,沒有臭蟲……吃得也很好。”

當問起他對中國什麼印象最深時,他接連幾遍,都說是“中國女孩”。這讓所有聽到的人都哈哈大笑,不由得為老人的記憶力和活力所打動。

志願隊裡有十來名美籍華人技工。洛桑斯基和他們多數都合作過,對他們很是佩服,他還盛讚他們“是超級機械師,精通業務,幹活勤勉,完成了大量枯燥的維修工作。戰後,有的還加盟了飛虎航空公司。”

開國將軍後代:中美合作抗日的典範

聽聞這個消息,開國將軍吳岱之子吳志民大校講述了飛虎隊在抗戰時期,與我國共同抗擊日軍的經歷。

吳志民大校說:“1941年12月20日,當發現日本飛機向雲南飛來,陳納德所有戰機都升空迎擊。之前,雲南人民飽受日機轟炸之苦。日機有時甚至在無戰鬥機保護的情況下,就出動轟炸機進行轟炸。當天入侵日機十架,被擊落六架,擊傷三架,志願隊無一架損失。”

據悉,飛虎隊在參與的31次空戰中,用少數可用的飛機共擊毀敵機217架,自己僅損失了14架,5名飛行員犧牲,1名被俘。他們參加過保衛滇緬公路,阻敵怒江,成為美國空中力量在中國上空的代名詞。作為美國幫助中國抗日的合作典範,中國對這支英勇作戰、戰功卓著的飛虎隊也給予了極高的榮譽。

吳志民表示,在中國期間,飛虎隊成員也和中國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機場由當地老百姓千方百計搶修,他們的飛機墜機跳傘後,當地的老百姓千方百計把他們收藏起來,送回後方。新中國建立之後,飛虎隊的成員雖然回到了美國,但是他們的後代經常組團到中國來訪問,尋找救助過其父輩們的百姓,續寫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