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武漢方艙醫院“清零”背後的化州英雄

3月20日,廣東省支援湖北武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共564名隊員踏上歸程。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化州~我們回來了!

臨行前,他們與各地攜手抗疫的戰友們合影留念,一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相擁道別並邀請對方來家鄉遊玩。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李林生、王彩玲、黃睿

2020年2月9日,廣東省化州市首批援鄂醫療隊集結完畢。來自市人民醫院的李林生、黃睿、王彩玲出征武漢,被分配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直到3月7日宣告休艙,化州“三人組”一直在這裡戰鬥。30個日日夜夜,720個小時的堅守,只因他們一直堅信治病救人,是醫護人員的職責所在。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主動請戰,馳援武漢

時間回到2月9日凌晨一點,正在平定鎮駐守值夜的李林生接到市人民醫院的緊急通知:所有入選支援武漢自願者速回單位集合,確定人選後即於7時出發武漢。回到單位,他才知道這次自願者團隊全院有500多人報名,他是其中之中。後經單位領導綜合考量,才最後確定三人入選,他就是其中之一。

“能夠入選馳援武漢自願者團隊,是醫院黨委及院領導對我的信任與能力的認可,我一定能完成上級交給我的任務。”在出發儀式上,李林生興奮不已。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今年新春之際,一場突而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阻擊戰打響,面對疫情,王彩玲第一時間請戰上抗疫一線。2020年2月9日凌晨,她接到緊急任務,立即參加援鄂醫療隊出發往湖北,她二話不說,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征程,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她選擇了“逆行”,義無反顧地走上抗疫一線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醫務工作者、白衣天使的勇敢擔當和初心使命。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隨著武漢疫情的蔓延,很多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地衝鋒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2020年1月29日,化州市人民醫院護理部收到一份志願申請書,“我是一個有著10年多工作經歷的醫務人員,要盡到一個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職責,現在病毒肆虐,如有需要,我自願申請加入“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鬥中,為打贏這場保衛戰,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個志願申請者就是黃睿。在疫情面前,我們的小姑娘雖嬌小柔弱,但在危難面前,卻表現出英雄般的勇敢和無畏。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健康所繫,生命所託

方艙醫院和平常醫院最大的不同,是病床非常多。這座 “生命之艙”,最多時收治約1600個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每位醫生每班要管理100個左右的病人。第一次踏入方艙醫院,嘈雜的治療環境,密集的床位,一切和蜂巢一樣有秩序地運行著,眼前的場景令他們有些震驚。每天為患者測體溫、抽血、講解病情,如此近距離接觸,他們的心裡,有沒有害怕過?李林生說:“怕過,但不曾猶豫過。我怕的是病人治不好,怕有更多的人被傳染。但是不怕進艙,當醫生的時候,都背過希波克拉底誓言。治病救人,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一天晚上李林生值夜班,他例行巡查了一遍所管理的病區 ,病人大多安靜入睡,此時一個男人突然哭了起來,一種很壓抑但無法控制的哭聲。李林生趕緊跑過去,只見一位約三十幾歲的男性患者,旁邊一個女人摟著他。見到李林生醫生過來,這位患者也沒停止哭泣,向李林生邊抹淚邊訴說他的不幸,原來他家四口人都染病,他們夫妻症狀輕,收進了方艙,但是他父母是重症病人,進了其它醫院。他父親剛剛病逝,而他們卻見不了父親最後一面,母親恐怕也是危在旦夕,他卻不能守在身邊。他越說越傷心,想讓李醫生幫忙聯繫轉到其母親所在的醫院,但根據規定這個要求不一定能滿足他,李林生醫生只能先安慰他,答應待天亮幫他們聯繫一下,讓他先好好休息, 那患者稍為平靜了些,哭泣中還不忘向李林生道謝。面對這樣的人間悲情,李林生心裡突然升騰起一股與瘟疫不共戴天的感覺,他緊捏拳頭,暗下決心,勢要與新冠病毒決一死戰,疫情不滅,決不收兵。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抗爭病毒,競賽時間

因為方艙醫院剛建立才幾天,醫務人員來自各地馳援的醫療單位,工作秩序、醫療設施等等還不能完善。面對這樣的狀況,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王彩玲,首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理清思路,理順工作流程,瞭解病區床位物品分佈,記錄好每項工作的細節,仔細閱讀每位患者的護理記錄及特殊交班本,把存在有異常的患者的床號登記出來進行重點觀察……他們想方設法克服種種的困難,讓方艙醫療護理工作逐漸轉入規範化。

儘管逐步適應了方艙醫院的工作,但這裡的病房與普通病房的工作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平時看起來輕鬆的工作,在層層防護服的包裹下操作起來顯得特別的笨拙:每個班次不吃不喝六小時,封閉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裡,會出現缺氧頭痛和視力模糊。平常習慣風風火火工作的王彩玲,此時不得不小心翼翼、緩慢行動,避免因缺氧和視力模糊而出現差錯。每天她都讓自己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反覆雙人核對執行醫囑,高度集中精神進行各項操作,不允許出現任何的紕漏和錯誤。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沉重、臃腫、悶熱、乏力、呼吸不暢的感覺接踵而至。這樣的感覺,他們每天要忍受八九個小時,全程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時間長了,護目鏡壓著鼻樑很痛,面頰出現了一道道傷痕。

工作十多天,黃睿逐漸適應了層層防護服包裹下笨拙的操作,克服了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裡缺氧的不適,戰勝了因缺氧導致的頭暈頭痛,忍受住了每個班次不吃不喝六小時的虛脫。但近期她又面臨新的挑戰,由於天氣潮溼,護目鏡裡面的含氯消毒液不能及時乾燥,對眼睛刺激特別大,她得了嚴重的急性結膜炎,一個班次下來,眼睛紅腫得完全睜不開,晚上被眼睛疼痛折磨得睡不著覺。醫院讓她先休息治療,但她心繫患者,讓隊友幫忙沖洗、上藥,休息了一天,眼睛恢復一些後又立刻投入工作了。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既是醫護,也是心療

方艙醫院大部分是輕症患者,有少量的重症病人。有些是從社區轉診過來的,有些是從重症室轉過來,病人年齡從7歲到80多歲。他們的心理狀況多多少少會有些壓抑。有一次王彩玲上班查房,一位患者阿姨問她:我的核酸檢測什麼時候能做?為什麼那麼久不給我做?王彩玲瞭解後去幫助查閱,後告知她要排隊,因為患者數量太多了,每天檢查都是要限制人員根據每個艙的實際人數安排,這位患者立馬就煩躁起來,叫喊著:我進來這麼多天了,天天在等檢查,為什麼要排那麼久?我不想待在這了,我想回家。王彩玲見到病人的狀況,明白她的心理反應,進行安慰後馬上聯繫了心理醫生、管床醫生和組長對其進行了心理疏導,患者情緒慢慢緩解下來後,對王彩玲他們表示了歉意和感謝。王彩玲說,這裡聽到患者說得最多的就是:

謝謝你們,你們幸苦了。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給了她最大的鼓勵,也對自己的方艙工作充滿了擔當和信心。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黃睿進艙工作主要負責21位病人的護理,除了要觀察病人病情變化,測量生命體徵,發分藥物,分發餐食之外,還要為相當一部分精神憂慮的病患者進行心理安撫,要讓他們重獲信心,配合治療,戰勝疫情。在方艙醫院中,她遇到了一位很特殊的患者,他是一名聾啞人,聽不到聲音也說不了話,在溝通上比較困難,黃睿於是通過筆紙與他進行耐心的文字交流,平常也給予他特別多的關心,經過悉心的呵護和治療,這位患者心情逐漸開朗起來,身體症狀也慢慢好轉。他對黃睿不停豎起拇指讚揚,大事小事都喜歡找她交談。這讓黃睿對自己的工作更加充滿的信心和成就感,她決心在有間抗疫前線醫院裡好好磨練自己,提升自己,更好為病患者服務。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敬禮!化州3名援鄂勇士平安歸來!(多圖)

前排右1黃睿、二排右2王彩玲、後排右2李林生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三人始終沒有忘記出征時立下的誓言,他們是逆行勇士,是180萬化州人民的榜樣和驕傲。春暖花開,橘紅飄香,英雄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