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的第一位女醫生,給漢武帝母親看病,結果進了大牢兩次

義妁,我國正史所載最早的女名醫,她從小辨識各種草藥,並且熟知它們的用途,還能自己採藥給人治療外傷,可以說是天賦異稟,如果用現在的眼光看,誰家的孩子如果有這樣的天賦,家長估計會笑的合不攏嘴,可是放在古代,義妁的天賦反倒成了她的痛苦,因為那時候中醫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傳男不傳女。在很少有女子行醫的年代裡,身為女子的義妁即便再有天賦,也註定要遭受多方的打壓,那麼義妁是如何從一個不被認可的女醫生,成長為彪炳史冊的一代名醫?又是怎樣打入步步驚心的皇宮,成為劉徹冊封的女國醫?

史書記載的第一位女醫生,給漢武帝母親看病,結果進了大牢兩次

公元前128年,河東地區出現大面積瘟疫,在義妁的弟弟義縱眼中,立志成為大夫的姐姐,在危難之中,為什麼通曉醫術的姐姐不去幫助父親許善友治療染上瘟疫的病人,而是在家中做女紅。他不知道的是他們的父親早逼著義妁立下重誓:他在世一天就不許義妁行醫,否則就與她斷絕父女關係。

為了不讓父親發怒,義妁只能表面假意服從,背地裡偷學醫術,在這次瘟疫中,她發現自己的沒有經過系統學習和操作實踐的醫術是不夠的。面對弟弟的誤解,他沒有解釋,她深知自己雖有醫藥天賦,卻從沒有真正治過瘟疫,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平日裡熟悉的街坊、鄉親,一個個離自己遠去,曾經熟悉的城市也變成了人間鬼域。

史書記載的第一位女醫生,給漢武帝母親看病,結果進了大牢兩次

為了挽救相親的性命,義妁下定決心離開河東,奔赴長安,到那裡尋找西漢第一名醫鄭無空,準備拜在他門下學習醫術。經過鄭無空的考驗,她不僅完成了任務,而且她身上潛藏的醫學天分令鄭無空十分驚訝。他與義妁深入交流後,開始對這個小姑娘刮目相看,她所說的醫學道理和醫學見解,似乎已經遠遠的超越了她的年齡,本以為她的背後有高人指點,可是得到的答案卻讓鄭無空大吃一驚,義妁的父親許善友不僅從未指點過義妁的醫術,更是逼她立誓終生不再碰醫術,義妁的一身本事竟是自學成才。

史書記載的第一位女醫生,給漢武帝母親看病,結果進了大牢兩次

經過一段時間跟隨鄭無空的學習,義妁帶著治療瘟疫的藥方回到河東,準備幫助父親治病救人,然而命運確無比殘酷,他父親已經在瘟疫中傷生。他父親死前留了一封信給她,在信中說,他並不是她們姐弟的親生父親,她們的親生父親曾是他的好友,多年前因為醫術高超,被太醫院的官吏嫉妒陷害致死,他見姐姐天賦異稟,生怕她學了醫術,走上她父親的老路,更怕她們知道了真相,去找太醫院的高官報仇。

自養父許善友去世後,義妁整天抱著醫書,徹夜研讀,孜孜不倦的學醫,漸漸的接替了養父生前的生計,開始為鄉親們看病。直到一天,外面來了一個久治不愈的病人,這個病人的腹部漲的跟氣球一樣,經過義妁的治療,三天以後逐漸好轉,不久就痊癒了,這件事在河東引起了轟動,義妁的名氣也漸漸傳開了,被人稱為“女扁鵲”。

史書記載的第一位女醫生,給漢武帝母親看病,結果進了大牢兩次

宮中王太后年老體衰,孱弱多病,漢武帝不知從哪聽說了義妁的醫術高超,就派人暗中試探,結果發現真如傳言一般精湛,便將她徵召入宮,準備給生母王太后看病。

義妁初入宮廷,前來看病的人就絡繹不絕,然而沒過幾天就出現了問題,一個病人服藥後,病情竟然比從前更嚴重了,義妁被判為瀆職,當晚就被打入大牢。原來當初害死他們父親的太醫令丞崔府志打聽到,來宮中看病的女大夫竟然是當初自己害死的太醫之女,為了斬草除根,他便從中動了手腳,又陷害了義杓。

史書記載的第一位女醫生,給漢武帝母親看病,結果進了大牢兩次

不久后王太后病情加重,太醫院的大夫們生怕治療中出了差錯,危及自家性命,大多出工不出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漢武帝大怒。這時又有人想起了義妁,義妁出獄為太后治病,可是在用藥後又出現了更重的徵兆,義妁又一次被投入大牢。不久後,太后的病終於有了好轉,最終太后的病被義妁治好了,漢武帝封義妁為女侍醫,專門負責給太后看病。最終義妁因為醫術突出,被漢武帝冊封為西漢歷史上第一位女國醫。

史書記載的第一位女醫生,給漢武帝母親看病,結果進了大牢兩次

縱觀義妁的一生,她苦學醫術,懸壺濟世,被譽為女中扁鵲,面對傾軋和陷害,不卑不亢,她的一生被寫進了輝煌的史冊,同時也是一份深入骨髓的醫者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