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齊桓公晚一步回國,就一定當不了國君了嗎?恐怕未必如此

說到春秋時代,大家肯定會想起這個人,他就是齊桓公。因為此人在那個時代的五位大霸主中,可是排名第一的,不但功績最大,稱霸的年代也最早。然而這樣一位大霸主,他的繼位卻完全是一種偶爾。相信對他有所瞭解的人肯定知道,他並非嫡長子,根據周代的繼承規則,齊國的君主之位本來是沒有他的份的,然而因為一些偶然的事,他居然成功地登上了齊國的大位,後來更是開創了春秋時代的首份霸業,這不得不說是很傳奇的了。

如果齊桓公晚一步回國,就一定當不了國君了嗎?恐怕未必如此

齊桓公

上面說的偶然事件,主要是指兩件,一是他的嫡兄齊襄公被弒殺,二是在此之後繼位為君的公孫無知再次被弒殺。一連死掉兩個國君之後,桓公的機會也就來了,然而這也不意味著他就一定能夠登上齊國的君主之位,因為他還有其他的兄弟,從合法性上來講,他們是一樣的,都有資格去當國君。當然了,大家都知道最終是桓公勝出了,可是他勝出的原因,又有多少人知道呢?要說到具體的原因,小編覺得有以下兩點。

如果齊桓公晚一步回國,就一定當不了國君了嗎?恐怕未必如此

齊襄公

一是他比齊糾先一步抵達齊國。當時齊國的君位人選,合法性最強的就是桓公以及他的兄弟齊糾,他們都是齊國先君僖公之子。當然了,在那個時候,咱們也不能夠用桓公這個諡號來稱呼他,畢竟當時他還沒有當上國君,更沒有去世呢,所以在下文,就會用齊小白這個名字來進行稱呼,齊是他的氏,而小白則是他的名。由於二人合法性一樣,所以誰能夠當上國君這個問題,就變成了誰能夠先一步抵達齊國。而最終,是齊小白比他的兄弟早到了六天,因此他也就順利地登上了齊國的君主之位了。

如果齊桓公晚一步回國,就一定當不了國君了嗎?恐怕未必如此

齊糾

看到這裡,相信有人會覺得太小兒科了,如果是齊糾先到,難道當上國君的就真的是他嗎?事實上,齊小白之所以能夠當上國君,並且坐穩君位,還不僅僅是上面提到的那個原因,至少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齊國的臣民們,尤其是能夠主持大局的國高二氏,都是真心向著他的。這是因為在兄弟二人之中,論人品以及名聲,是齊小白更佳,因此也就更受臣民們的愛戴。不僅如此,齊小白的母族實力也比較弱,而齊糾的母族,則是魯國的貴族。這對於繼位是很不利的,因為齊國的臣民們擔心齊糾上位之後,魯國會對齊國的內政進行干涉。

如果齊桓公晚一步回國,就一定當不了國君了嗎?恐怕未必如此

晉文公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明白了,就算是齊糾真的比他的兄弟早一步趕到齊國,恐怕也未必能夠坐穩君位吧,因為在齊國臣民們的心中,他們最希望的國君,仍然是齊小白。當然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齊小白再想上位,恐怕就得費很多的周折了,搞不好還會像後來的晉文公一樣,先在列國流浪一番才能夠登上大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