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教會孩子善良友愛,更應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近日,發生了兩起女童案件,讓我深思,我們除了要教會孩子善良友愛?還是不是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如何識別和避開危險?

我們要教會孩子善良友愛,更應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這兩起女童案件,犯罪分子的殘忍程度令人髮指,更是引發廣大網民的關注和熱議。一起是王振華猥褻女童案,另一起是杭州女童失蹤案,兩起案件背後所反映的兒童的安全問題更是令人深思。反思兩起案件,有個關鍵點不得不說,就是熟人作案。

我們要教會孩子善良友愛,更應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王振華猥褻女童案,是孩子母親輕易相信了朋友,讓所謂的朋友帶自己的孩子去上海迪士尼玩;而杭州女童失蹤案,則是爺爺奶奶輕信了兩個剛認識不久,來歷不明的租客,在租客的遊說下,輕易將女童交給他們帶走,即便遠在外地的孩子的父親堅決不同意也未能阻止成功,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輕信了所謂的熟人,是直接導致這兩起悲劇的關鍵原因。

近年來,涉及到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案件,有不少都是“熟人”作案。據相關報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過一份相關的調查報告公佈,報告裡總結了一些問題,如熟人作案的比例佔到案件總數的60%,個別年份會接近90%,因為人們潛意識裡會把熟人定義為可以信任的。兩起案件中的父母(或監護人)亦是如此,因為潛意識裡認為是熟人,認為可以信任,所以放鬆了警惕,將自己的孩子交到了罪犯的手中,最終釀成悲劇。

我們要教會孩子善良友愛,更應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所以,作為父母更應該要有一份安全防範意識,千萬不要對孩子的安全問題存有僥倖之心。作為監護人,就必須擔當起監護的責任,未成年的認知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有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們未必會意識得到。作為監護人,我們必須要保護好他們。比如,帶孩子外出,一定要隨時保持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不要隨意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網站發佈自己的行程或是孩子的信息;不要隨便讓陌生人照看孩子;對熟人也要留個心眼,不要隨便將孩子交給熟人。如上文提到的女童被猥褻案,案中的母親就是沒有意識到孩子脫離了自己的保護視線,會遇到什麼危險,而輕易的讓朋友帶著自己的孩子,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我們並不能時時刻刻保護孩子,所以,我們必須教會孩子如何識別、避開危險。比如,教會孩子,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拒絕陌生人的示好,同時也要讀熟人保持警惕;教會孩子熟記家庭住址、父母電話、110/120等緊急求助電話;教會孩子識別警察等職業,遇到困難找警察求助;教會孩子不要到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教會孩子遇到事情一定要告訴父母,尋求幫助。

我們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很美好,要心存善良友愛,更要告訴孩子,這世界也會有危險,要懂得識別危險,遠離危險,保護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