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博覽》2020年5期新鮮亮相

五一假期來啦,天氣越來越熱,新一期的《集郵博覽》也火熱出爐,下面,小編就跟您說說本期看點,帶您先睹為快——

看點一

專題:方寸再探莫高窟

莫高窟早已為人們所熟知,而集郵者對莫高窟則更為情有獨鍾,在新中國的“國家名片”中,專以“敦煌壁畫”為主題的郵票就發行過多達8套。不過,這8套郵票都是以壁畫的形式出現,而莫高窟的“窟”卻一直未能登臨方寸,好消息是2020年我們終於能在方寸之間真正見識莫高窟的“石窟”之美了。儘管因疫情原因導致這套郵票推遲發行,但好事多磨,姍姍來遲卻更添了幾分期待。不過,由於發行時間不確定,我們的專題卻不能再等了,於是,在這個5月我們就一起踏上探尋莫高窟的方寸郵路吧。

看點二

設計者說:剖石見玉揚剛烈 解夢析紅譽本真——關於設計“紅樓夢”第四組郵票的思考

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四)》郵票即將發行之際,設計者蕭玉田特將自己的設計體會發給本刊,洋洋灑灑近萬言,細細讀來,倒更像是一篇讀書筆記,彙集了蕭老精讀原著的種種細微心得,而這些堪比學術專論的心得,是蕭老廣搜紅樓各個版本,一字一句細品深究而得來的,讀後相信大家對這套郵票會有更深的理解。

看點三

天下:郵票上的珠峰攀登者

“海到天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60年前,中國的攀登者王富洲、貢布、屈銀華登頂珠峰,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的壯舉,在世界登山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在5月25日即將發行《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六十週年》郵票之際,讓我們通過方寸郵圖一起來探索珠穆朗瑪峰的攀登者們背後的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請留意本期目錄。心動不如行動,在這個網絡時代,讓我們一起靜心品讀。

《集邮博览》2020年5期新鲜亮相

卷首

1 於精微處下功夫/尹璐

新郵

5 科技感十足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週年》紀念郵票/段曉波

設計者說

6 剖石見玉揚剛烈 解夢析紅譽本真—關於設計“紅樓夢”第四組郵票的思考/蕭玉田

訪談

14 樂聲環宇“東方紅”—訪《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週年》郵票設計者於雪/危春勇

人物

18 楊奕:讓畫筆為“火箭騰飛”記錄/宋曉文

懷故

6 我與周治華會長二三事/文少林

專題

方寸再探莫高窟

22 世界文明的璀璨明珠—莫高窟/王泰廣

26 飛天舞千年 結緣在人間/陳孝渝

30 人間天上 風華絕代—郵票上的“敦煌壁畫”人物形象/程春

35 方寸原作見洞窟 莫高郵局補憾事/楊濤

38 致敬守護者 “郵”存莫高窟/江天舒

39 我國發行的“敦煌壁畫”郵票知多少

論壇

40 中國口腔醫學創始人—林則及其親筆信封/張益茂

42 中國郵政賀年專用郵票發行略論/倪俊峰

46 淺談《岳陽樓》普通郵資明信片發行概況/丁鋒

48 中國參加1957年莫斯科國際郵展的幾份文件/李國慶

53 郵票檔案選登(144)

54“中國畫家個人作品選”系列郵票的三大特點/張建偉

紅色郵憶

45 陝甘寧邊區“中華郵政”郵票發行背景/瑤琤

家國郵情

56 方寸間的國家記憶(四)/魏靜 王薇

樂郵

58 遊子懷鄉兮任其西東—紀念封記錄貴州交通事業的飛躍發展/劉慶田

60 你們是最可愛的人/樸龍軍

62 百年明信片帶我郵走吳哥/文少林

64 中國西部有哪些“礦區”?/張尉華

66 C5《家書》普資封片的獨特身份/陳保芳

68 我的郵政博物館之旅/趙忠威

72 兩枚郵票設計師的生肖鼠手繪封/馮清海

73 古動物覓郵記/周渤海

74 纖纖玉指各不同—中國臺灣地區手形退件戳一瞥/何敏祺

76 盤點2019年二十四節氣郵資機宣傳戳/劉振邦

78 濃郁郵情與文化品性—讀徐敬賓的《天柱郵緣》/葛建亞

郵局

80 西四郵政支局:京城郵局裡的“老字號”/楊曉鳳

天下

82 俄羅斯的街頭雕塑/武陽

84 《格林童話》裡的紡織故事/袁農基

86 肖邦與喬治·桑的情事與郵事/李近朱

88“新冠”疫情影響下的新西蘭2020第37屆亞洲國際郵展/潘勇

92 西班牙新郵精選/曹騁

94 郵票上的珠峰攀登者/徐凡

98 郵海現諜影 方寸尋迷蹤/王佳

103 塗鴉藝術家巴斯基亞/程宏誼

收藏

104 金銀鑄就的“紅樓一夢”/沙偉

市場

108“庚申猴”首破兩萬 “庚子鼠”迭創新低/周鳳遲

111 資訊

《集郵博覽》

2020年5月刊

立即購買

郵發代號:2-230

全年12期

訂閱價:240元/年

《集邮博览》2020年5期新鲜亮相

中國郵政權威集藏文化期刊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刊

期刊:[email protected]

微信:[email protected]

集郵博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