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嚴重 “高估” 的未來

說起 “未來世界”,大家能夠聯想到什麼呢?


橫跨星際的超級文明?企圖反抗人類的機器人?還是神奇的時空之旅?

被嚴重 “高估” 的未來


最近小灰看了一個久遠又經典的科幻電影,講的是未來世界當中,人類和“複製人”之間的愛恨情仇。


在電影所描繪的世界中,人類文明達到了怎樣的程度呢?


人類在許多星球擁有殖民地,可以製造出和真人智慧不相上下的仿真機器人,宏偉的鋼鐵城市中穿梭著各種飛行交通工具......


被嚴重 “高估” 的未來


可能許多小夥伴已經猜出,我所說的這部電影就是《銀翼殺手》。


今天,小灰想說的並非這部電影本身,而是電影當中一個相當“魔幻”的設定。這部電影的上映時間是1982年,而它所描繪的“未來”,是發生在2019年11月。


被嚴重 “高估” 的未來


是的,你沒看錯,上世紀科幻作品當中的“未來”,已經成為了我們的“過去”。


令人遺憾的是,在如今這個真實的 “未來世界”,雖然我們的科技水平比上世紀80年代要先進一些,但我們既沒有星際旅行的能力,也造不出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手機、互聯網,以及特效更加逼真的科幻電影。


面對今天的世界,不知道《銀翼殺手》的導演Ridley Scott會作何感想。


為什麼,上世紀的人們會對幾十年後的未來抱有如此樂觀的暢想呢?


小灰認為,是20世紀前60年的科技大爆炸,帶給人們空前的信心。在那段時間裡,誕生了無數從無到有的偉大發明:


飛機(1903)

電視(1924)

核武器(1945)

電子計算機(1946)

人造衛星(1957)

........


反觀最近的50年,手機和互聯網的出現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計算機的性能也呈現出指數增長(摩爾定律)。但是和20世紀前60年諸多從無到有的發明相比,還是遜色了很多。


究竟是為什麼,導致近50年來人類從無到有的重要發明變少了呢?難道人類的創新和思維能力越來越弱了?


當然不是。有人提出,近幾個世紀的科技高速發展,是歸功於眾多 “低垂的果實”


所謂 “低垂的果實”,是指那些相對容易發現、容易實踐的技術和理念。當這些果實陸續被睿智的先人們採集殆盡,只剩下那些高高懸掛的,難以企及的果實,這樣才導致了科技進步的瓶頸。


這個觀點不無道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泰勒·考恩的《大停滯》這本書。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太過悲觀,很多時候有厚積才有薄發。下一次科技大爆炸發生在多久以後,誰也無法預料。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小灰相信許多朋友都和自己一樣,很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人類文明走的更遠一些。


大家最期待哪些發明的誕生呢?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