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1]

一、理順時空關係

222: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1]


1、慣性視角:以我為中心理解世界。

我+他人=市場,我和市場在微觀上利益是對立的。

因此,我認為的創新,和市場需要的創新背道而馳。

如,我的單位認為:提升產品質量,更換包裝,投入更多營銷費用,賣更高價格,我的營收擴大了。是創新!

而市場認為:通過技術創新,用更少的工時(減員增效),創造更好的產品,以更低的價格,讓更多人享受更好的產品,市場實際訂單量擴大了,我的營收雖然沒有增加,但我的利潤卻增加了,這才是創新。比如,發明T型車和流水線的福特,他讓每個普通的美國人都能購買的起T型車,他讓美國汽車普及,而自己也成為繼洛克菲勒(賣汽油的)之後,美國的第二個億萬富翁。同期,中國最有錢的人購買T型車都幾乎難以承受。

很多人看不懂《智能社會》的重要根源:他是站在“自己”的慣性視角思考與認知世界,並強制套用自己的思維框架。

按照“以我”為中心的視角,看到的創新和未來,恰好與市場的未來與創新,南轅北轍。

2、市場發展的基本脈絡

222: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1]


所有具有完備體系的國家與地區,經濟發展的脈絡與順序是固定的。

都是農業、運輸、工業、交付、信息。

就業轉移的方向都是從內向外,從低效率向高效率轉移。

機器和技術向內滲透,替代人工。

我們的思維永遠指向內層,認為內層更重要。

比如,農業大國會始終認為農業重要。認為農業是根本,工業是補充。

只有工業化國家讓農業化大國徹底破產,農業大國才會幡然醒悟。

同理,現在國內的主流認知一直停留在工業重要、實體重要,工業是根本,實體是根本。

把智能化當成輔助手段和補充。但實際上呢?

你看看BAT、谷歌、蘋果、亞馬遜們吊打實體企業的現狀。

更直接說,沒有人說工業化不重要、實體不重要,但不能強調價值都是實體企業創造的。

沒有金融、零售系統,你實體如何交易?你如何創造價值?

只有你承認傳統金融、服務業的價值,才能發現基於智能軟件之上:新金融和新服務的價值。

只有發現新金融、新零售的價值,才能主動選擇,只有主動選擇,才會把新金融、新零售的價值發揮出來。

只有將新金融、新服務的價值發揮出來,才能完成就業的向外轉移,才能使網絡滲透到工業與農業之中,使實體的生產能力獲得充分釋放。

這和工業化對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本質具有一致性。

222: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1]


農業帝國跑道:古代中國。

海運帝國跑道:西班牙(地理大發現)

工業1.0跑道:大英帝國(煤炭-蒸汽機-火車-輪船)

工業2.0跑道:美國(石油-內燃機-汽車,技術源自歐洲)

智能化跑道:中國(公共網絡賦能實體,技術源自美國)

彼得·德魯克說:“戰略不是研究我們未來要做什麼,而是研究我們今天做什麼才有(我們需要的)未來。”

更直接說是:以終為始,消滅不確定!

讀者要先問一下你自己,書中描述的未來是否是你需要的?

如果是。你進一步思考,書中描述的是不是中國人需要的未來?

如果是。你進一步思考,書中描述的是不是中國執政黨寫在憲法中的未來?

如果依然是!書中描寫的就是,有利於你自己,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國家的未來。

滿足三個有利於的未來,怎麼就成了空中樓閣了呢?

很多人思考的慣性是什麼?

“中國人怎麼可能超越美國,這不是扯嗎?”

“中國企業怎麼能合作?中國人怎麼能合作?”

“這個書中描述的未來發生,我豈不是白讀了那麼多外國人的著作”。

3、上帝正在復活

封建主義的堡壘:宿命、一定。

資本主義反封建的武器:不一定(尼采說:上帝死了)

智能化顛覆資本主義的武器:把市場搬到線上,智能機器生產,100%可追溯的市場,重返一定的軌道。

上帝復活了,但這個上帝並不是原來的上帝,而是消費者。

新的一定並不是傳統的、上帝規定的一定,而是生產變得可控,智能指數單向提升。

222: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