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丨濟南聾人足球隊的愛與拼 這群店員、搬運工代表山東拿下全國冠軍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13日訊

(記者 鄭昊 孫夢媛 潘雯)4月12日清早,在山東濟南市,省體育中心的足球公園裡迎來了一群特殊的足球愛好者——濟南市聾人足球隊運動員在這裡恢復了“訓練”。對於這群曾經拿過全國冠軍的足球愛好者來說,在綠茵場上奔跑成為了自己最開心的事情。

儘管,因為疫情的原因,讓他們暫時無法參加今年的“全國大賽”。

【每週日的省體“常客”】

自省體育中心的足球公園開放以來,濟南聾人足球隊的隊員們每週日7點都要來此準時訓練。儘管隊員們正在從事著各行各業的工作,但每週日清早的“集結號”,總能按時吹響。

鄭海迪,是隊伍裡年級比較偏大的。作為中國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七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五人制聾人足球預賽暨2018年全國五人制聾人足球賽的冠軍成員之一,“老鄭”最引以為傲的是自己曾經在該項賽事中那粒精彩的頭槌破門。“踢啊,肯定要踢啊,現在身體條件還能夠允許,我要踢到踢不動為止。”通過隊內為數不多可以通過助聽器聽到聲音的榮銳協助翻譯,老鄭“說”道。

賽場上的老鄭踢的是前鋒,這讓老鄭在賽場上的射門慾望格外強烈。儘管有時不是絕佳的破門機會,但老鄭還是會勉強射上一腳。“傳啊,該傳啊!”面對著隊友手語的抱怨,老鄭只是不好意思地搖頭笑了笑。

對於這幫“球員”來說,足球,似乎是他們的一切。每天晚上10點,“濟南聾人足球訓練營”裡都會準時發佈每個人在家自我訓練的視頻——“視頻訓練:李宗帥第十六天、吳紅雨第六天、鄭海迪第十二天、榮銳第十四天……”而對此進行統計的,是已經在隊裡退役的蔣壘老大哥。

“疫情期間,我們都會在家進行訓練。包括跳繩、蛙跳、踩球訓練等等。”通過榮銳的嘴,隊內34歲算得上“小弟”的張萌對記者“說”道。

“每個人都在追夢,真的,他們真的不容易。”記者聯繫到了這支隊伍的教練蔡敬玲,但是這位冠軍教頭並不願意多談。“把焦點更多地放在他們身上吧,追夢者的道路其實挺坎坷的。”

【場上場下的愛與拼】

2018年,這支球隊代表山東獲得了全國五人制聾人足球賽的冠軍;2019年,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五人制聾人足球亞軍被他們收入囊中。但這一犀利的“光環”,並沒有讓這幫人的生活發生太多的改變。

鄭海迪在民政局某個制證廠工作,張萌在漢堡王就職,在去年冠亞爭奪戰中打入關鍵球的楊興波是一名普通的搬運工……賽場上他們是冠軍,但是在場下,他們僅僅只是普通人。甚至因為自身的殘疾,他們要付出比常人更加艱辛的勞動。

更何況,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這幫“老傢伙”的備戰計劃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如果沒有疫情,我們今年可能會參加全國五人制聾人足球比賽錦標賽。”隊中為數不多能用語言直接表達的榮銳,顯得有些失落。

“踢,一直踢!今年踢不了咱們還有明年呢!”老鄭拍了拍榮銳的肩膀,對他比劃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