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躍峰:如何進行大腦思維的“適度訓練”?


高躍峰:如何進行大腦思維的“適度訓練”?

中國有句俗話,叫“物極必反”,辦事要掌握分寸,改造產品,要尋找最優方案,如手錶,並不是越小越好,總有個“邊”,這個邊就是適度。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丟勒說:“我認為適度的對象就是美麗的。”

強調適度,不能堵塞突破。突破先前的適度,可能開闢一個新天地。如說一件產品,“簡直做絕了”。

最好到極處,而絕處再向前走一步,可能又有新層次。

在新的層次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把握分寸,主要靠實踐經驗,也靠反饋系統的調節。

作為一個產品設計、生產人員,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就能知道產品設計是否適合;作者“搖身一變”,成了編者,就會找出自己作品的“毛病”。

就是平時思考問題,也常要反思。

反過來看看呢?

時常自覺遞換角色,你的適度感就會較快地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