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员身价虚高,足协降薪变建议,球员不接受俱乐部“不敢提”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足协提出的“降薪”问题点燃国内足坛,球迷对此决定纷纷叫好;但实际上足协做出的降薪计划对于中超的球队和球员而言仅仅是一种建议,俱乐部也不敢轻易将其作为尚方宝剑来削减球员的薪水。

联赛停摆,俱乐部亏损是一定的,但是为什么在足协都表态之后,中超球队依旧对降薪一事讳莫如深,为什么宁愿亏损也不给球员提降薪的问题?

中超球员身价虚高,足协降薪变建议,球员不接受俱乐部“不敢提”

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三点。首先是足协提出的所谓“降薪令”,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建议,而并非是具备权威性的整改策略;对于俱乐部而言,这就是一条指导建议。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俱乐部和球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接受这则建议,即便是球队有降薪的意愿,但却没有谁愿意率先跳出来做那个众矢之的。

中超球员身价虚高,足协降薪变建议,球员不接受俱乐部“不敢提”

其次,问题也出在球员的身上;欧洲足坛早已经开启了降薪热潮,五大联赛中的球队多多少少都早已经开始筹备降薪工作,而中超的停摆时间比五大联赛还要长,停赛时间也比欧洲足坛更早,这则降薪建议却是姗姗来迟。媒体称中超有不少球员坚持“中欧有别”,也都不愿接受降薪的建议。但是基本上那个没有人愿意主动跳出来明确公开的表态,毕竟谁都清楚现在的国足和中超在球迷心目中是个什么位置。

中超球员身价虚高,足协降薪变建议,球员不接受俱乐部“不敢提”

据了解,2016赛季中超十六支俱乐部的总收入为70.82亿,可能有人觉得这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但实际上俱乐部的账簿上却是呈现出亏损的现象。联赛的影响力和水平决定了其转播方面的收益,所以中超球队和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依靠商业赞助,对比之下转播分成却成了蝇头小利。这是球员坚持“中欧有别”的第一(区)别,第二(区)别是球员。五大联赛停摆之后,俱乐部不再组织球员集训,而中超球员依旧在随队训练,完成训练计划。武汉卓尔队的艾志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称,从去年的12月份就随队训练,也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并没缺勤。这一点也是球员不愿接受降薪的一大关键。按照俱乐部的训练计划出勤,做好了分内工作,所以球员们不接受降薪。

中超球员身价虚高,足协降薪变建议,球员不接受俱乐部“不敢提”

早在之前,就有将中超打造成第六大联赛的口号,但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水准没有多少提升,反而是球员的身价蹭蹭上涨,中超球员身价虚高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为什么那么多的外援钟情于中超,还不是因为中超的报酬高?而很多外援在五大联赛中是连保障合同都不一定手拿把掐的角色,拉到中超就可以套上“大牌外援”的美名。

中超球员身价虚高,足协降薪变建议,球员不接受俱乐部“不敢提”

对于降薪这一点,绝大多数的球迷表示支持。媒体统计,中超球员平均年薪120.7万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在全世界除了五大联赛,中超就是最高的。但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在亚洲中超真算不上是竞技水准最高的,就仅看国足近几年的成绩单一切都一目了然。是出工不出力,还是的确没力气可出?

中超球员身价虚高,足协降薪变建议,球员不接受俱乐部“不敢提”

中超球队宁愿亏损也不提降薪的最后一点原因是它们“不敢提”,对于那些正处于保级边缘的球队而言,降级对比降薪显然是前者更不能接受,降薪势必会引起球员的些许不满,也不便于球员之后的管理,更可能造成比赛的失控。一旦因为降薪而导致比赛失控,球队降级,对于球队和俱乐部而言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样一来,就更加的得不偿失了。

中超球员身价虚高,足协降薪变建议,球员不接受俱乐部“不敢提”

这也就是为什么迟迟没有中超俱乐部敢于第一个提出降薪计划的原因,即便是大家都知道球员价格虚高,即便俱乐部自己也有降薪的意愿,但想要真正的做起来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在这里面谁都想当老好人,所以事情想要落实也就不那么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