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陷阱10:跑會

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下, 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伴隨著而來的創業大賽或創業會議也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在北上廣深杭等一線、新一線城市創業,只要你願意,你可以每天穿梭於各大會場,如同秀場一般。美其名曰:增加人脈、瞭解市場前沿。然而,去了之後又會發現議程不到一半,會場人流就減少了一半還要多,留下來的寥寥數人,其實這種現象的背後就是虛假繁榮的會務經濟,在互聯網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真正能在會議現場瞭解的市場前沿到底有多少?給創業者能帶來價值的信息又有幾何?

作為一名合格的創業者絕不可以陷入“跑會”的陷阱,它既消耗資金,更消耗精力。喜歡跑會的創業者,大多心態浮躁,有從眾心理,別人去跑會,自己不去跑心裡不踏實,總感覺錯過了什麼重大商機。於是,大會、小會、相關不相關的都不辭勞苦:

1)投資類的會

現在很多投資類的會和沙龍,一般就是幾個資本的創始人,再加一些企業老闆,先是投資人給你講創業,告訴你怎麼做,告訴你怎麼拿到投資,然後就是哇啦哇啦一大堆。其實投資人一般沒什麼創業經驗,別抱幻想從他們身上學到創業中的技巧。至於投資,那靠的是產品和用戶,只有做好份內事,才有可能融到資。

2)產品推介會

現在很多會都會邀請一些創業老闆做分享,但仔細聽了之後發現乾貨幾乎沒有或蜻蜓點水式的,更多的是為自己的產品做個宣傳,其實這個與你有多少相干很難說,甚至,經常出來參會的老闆,大部分產品本身就做得不好,有時只是個demo或概念,就出來分享,想靠跑會來提升一點知名度。

3)專業領域的會

比如財務的、法務的、運營的會,這些一般都是這些領域的服務機構組織的,標題都是“不得不瞭解”、“最新解讀”,不能說這些會議一點用都沒有,但更多的還是灌迷魂湯,然後找他們為你提供服務,籤個合作協議。因為專業的事情還是需要專業的人去幹,靠會上幾分鐘,根本不可能學會。

當然還有其它各種類型的會,舉不勝舉,對於創業者來說,真正應該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產品的打造和運營上,通過優化運營的細節提升產品體驗,提升產品的用戶量。如果天天出去參會站臺,那麼產品肯定做不好,因為自己的事業,自己都不用心,讓員工幫你用心,我覺得有一些貽笑大方了。

而對於創業者,應該思考更多的是對我們自身的發展。

1)參會的目的是什麼?

2)參會對工作有什麼幫助?

因為參會對於創業者來說,都是花費時間和物力的,如果沒有收穫,就是白乾,也是對自己時間的浪費和虛度。作為創業者對於參會要有所選擇,對於感興趣的內容,要深入的探究,立志今後成為會議的主角而不是一個普通的聽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