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致敬勞動者」“犟脾氣”的扶貧幹部賈菁潔

「“五一”致敬勞動者」“犟脾氣”的扶貧幹部賈菁潔

韓城日報

權威/主流/時政/綜合

關注

「“五一”致敬劳动者」“犟脾气”的扶贫干部贾菁洁

“犟脾氣”的扶貧幹部賈菁潔

韓城日報記者 馮翠紅

身材嬌小,長相文氣,任誰站在賈菁潔面前,也難以相信這個瘦弱的姑娘,就是群眾口口相傳能幹的扶貧專員。認識她的人都說,不要看這個姑娘外表弱,骨子裡可蘊含著大能量,而且是個“犟脾氣”,尤其是在扶貧這件事上,幾頭牛都拉不回。

青海大學碩士畢業後,賈菁潔毫不猶豫回到韓城,參與家鄉建設。5年前,28歲的她被選派到芝川鎮寺馬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那時,小兒子還不滿一歲,沒有斷奶,家人勸她留在市區工作。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賈菁潔下定決心去寺馬莊村。她說:“我對農村有著很深的感情,組織上選擇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也是對我的信任。”

「“五一”致敬劳动者」“犟脾气”的扶贫干部贾菁洁

寺馬莊村是個貧困村,全村236戶78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6戶58人。第一次到村裡,村委會主任看見是個瘦瘦弱弱、白白淨淨的城裡姑娘,心想“這女娃肯定沒吃過苦,估計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還要村幹部反過來照顧她”,一度認為她會是個“麻煩”。於是“勸說”賈菁潔沒事不用來村裡。賈菁潔聽後,犟脾氣立馬上來了,每天都要到村裡瞭解情況。村民下地幹活,她跟著邊幹活邊嘮嗑;老人坐在門口閒聊,她也坐在旁邊跟著說說聽聽……一來二去,村裡的情況被她“摸”得一清二楚。從這時起,她多了很多“心事”。她一次次往返村子與市區,聯繫部門跑資金,將全村堆積的垃圾清理的一乾二淨;爭取項目,給家家戶戶通上自來水;硬化村裡的生產路,更換路燈、改水廁、打機井、鋪設光纖網絡……一天天,一點點,村裡的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做為一名女扶貧幹部,最大的優點就是心思細膩。她不僅把村裡的水電路等大事裝在心裡,還藏了許多小“心事”。貧困戶劉二旺家兩個姑娘最大的心願是吃漢堡包,她利用週末,專程帶姐妹倆進城遊玩,圓了她們的“漢堡包夢和炸雞夢”。寺馬莊村的主導產業是蘋果、花椒,銷售難題一直困擾村民,她帶領村民開辦“寺馬莊村特產店”,當起果農的搬運工,每天下班後“順便繞道”給顧客送蘋果。

由於工作出色,三年前,賈菁潔被調到金城辦擔任扶貧專員。當上扶貧專員後,賈菁潔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既要負責全辦脫貧工作,又要包聯北澗村。她更忙了,陪家人的時間更少了。在家呆的最長時間的一次,還是因為在扶貧路上腳受傷,打了石膏不方便走動。當時,醫生叮囑她好好修養,可不到一個月,她就拄著柺杖來到辦公室。今年春節到現在,因為防疫和扶貧,她楞是沒休息過一天。

2018年8月的一天,好久沒回家的賈菁潔終於得空能陪孩子玩耍。晚上9時許,雷聲轟隆,風雨交加,望著窗外越下越大的雨,她的心裡越來越慌,她在擔心北澗村的村民。北澗村屬於採煤沉陷區,有許多村民住的房子不安全。她立即安頓好孩子,拿起車鑰匙出了門,20分鐘後就出現在北澗村。她與村幹部挨家挨戶敲開村民家門,及時將他們轉移到村口的避險房。

「“五一”致敬劳动者」“犟脾气”的扶贫干部贾菁洁

要達到徹底脫貧的目的,就得讓貧困群眾有掙錢的技術,有長久發展的產業。夏陽村位於城郊,多年來村民一直以種菜為生,但大多是單打獨鬥,各自為政,村裡人常說是“吃不胖也餓不瘦”。她與村幹部經過多次協商,把資源進行整合,發展蔬菜大棚產業,她想把夏陽村蔬菜大棚打造成韓城市民的“菜籃子”。由於種植有計劃,產品有保障,銷售路子暢,今年疫情期間,夏陽村蔬菜大棚的蔬菜派上大用場,一車車新鮮的蔬菜不出城就“走”到市民的餐桌上,極大地緩解了保供壓力。

發展大產業,只能解決大部分人的貧困問題,但還有一小部分人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上。這些人的脫貧問題一直是賈菁潔的“心病”。金城辦地處古城,距離城區近,結合地理位置優勢,賈菁潔尋思著組織開展各類培訓班,她說:“如果有一技之長,村民就可以進城務工,增加收入。”經過無數次的培訓,金城辦有勞力的貧困戶已經實現就業全覆蓋。

如今,脫貧攻堅到了最關鍵的決戰決勝時刻,賈菁潔更加忙碌了。於是,她的“犟脾氣”又上來了,她說,只要還有一戶未脫貧,她就不會下“火線”。

「“五一”致敬劳动者」“犟脾气”的扶贫干部贾菁洁
「“五一”致敬劳动者」“犟脾气”的扶贫干部贾菁洁

總編|樊君峰

主編|張龍江

「“五一”致敬劳动者」“犟脾气”的扶贫干部贾菁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