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兩大重磅機構落戶太原府城,府城開啟研學山西總部基地模式


大手筆!兩大重磅機構落戶太原府城,府城開啟研學山西總部基地模式

ERDOS(鄂爾多斯)時裝說

期待崛起

三天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在太原文廟大成殿前掛牌成立;三天後,山西省古建築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築博物館)在純陽宮掛牌

兩大重量級機構相隔五一廣場,君住廣場東,我住廣場西。均在太原市千年府城的核心區域內。

大手筆!兩大重磅機構落戶太原府城,府城開啟研學山西總部基地模式

消息來得太突然。可能大多數人們還沉浸在疫情期如何恢復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始料未及地,機構就已成立。

其實,回想起來,應該早有端倪。

早在前些天,黃河、太行旅遊一號公路0公里文化驛站相繼啟動,文旅戰線高層又在調兵遣將,山西文旅在疫情尚未結束時,就已經悄然萌動。

如此長袖善舞,讓這個沉悶的2020年,滌盪出絲絲春意。

兩大博物館,有多重磅?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首先回答山西文旅在全國的重要地位。

——2019年10月,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佈,山西以530處國保,遙遙領先於第二名河南419處,第三名河北286處,第四名浙江279處,第五名陝西268處。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山西共登錄不可移動文物約53875處,其中古建築就有28027處,古建築數量在全國首屈一指。

正如山西省古建築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任毅敏在掛牌儀式上說:

山西古建築數量眾多,時代連續,品類齊全,元以前早期建築佔全國總數80%以上,豐富的地上文物構成了中國古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標本體系。

這兩個遙遙領先,奠定了山西在全國文化旅遊行業不可撼動的地位。成為所有省份不可比擬、羨慕有加的優質文旅資源。

長期以來,全國的文旅愛好者,一批批湧向山西,尋找古建築,尋找一處處湮沒在歷史深處的生動。

只是,山西的旅遊事業,還處於奮力搏擊的追趕階段。

省政府戰略研判提出的三大板塊,是基於山西獨特的“表裡山河”地理地貌,重新構架的旅遊板塊。

劃分之初,就有學者提出異議,認為如此劃分,多少淡化了山西文物文化的獨特優勢。

那麼,這一週內相繼成立的兩大研究機構暨兩大博物館,是不是可以看做是省政府並未忘記山西的突出優勢,開始著力佈局文物文化的保護利用,以期帶給山西更多的文旅精彩?

戲臺已搭好,戲該如何唱?

毋庸諱言,山西的文物活化利用可以說還沒有邁開步伐。和全國相比,尚有太大的差距,和自身的地位遠遠不相稱。

比如考古遺址,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有著重要地位的陶寺遺址,雖然遺址博物館和遺址公園早就規劃立項,但卻遲遲不能開工建設。

但放眼全國,和陶寺同類別的良渚遺址,不僅成功申遺,而且遺址利用保護相得益彰。

包括良渚博物館、公園、度假酒店等等組合而成的良渚文化村成為中國利用文化遺址的一個典範,可居、可遊、可學、可創業的多種業態,使其成為一個全國獨有的多功能複合生活小鎮。

而河南二里頭遺址,更是掛出“夏都博物館”的響亮招牌,吸引愛好者們前往研學旅行。

隱藏於鄉野田間的古建壁畫,本應該是山西成為全國、全球旅遊目的地的名片,但,由於種種原因,許多地方,僅僅維持保護,就已經勉為其難,許多遊客不遠萬里來了,有的靠打點看門人進去看看,有的乾脆只能遠觀。

至於如何利用,如何讓文物煥發生機的重大命題,對於許多基層幹部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

因此,兩大研究機構暨兩大博物館的掛牌,其重大意義,應該遠超囿於自身的那一小塊地方,而應該是肩負如何振興山西古建、壁畫、考古遺址等利用活化的重任。

鑑於古建壁畫考古遺址的專業性,文物的活化利用,是不是突破口與著眼點應該放在研學旅行之上

加之,國家關於研學旅行的政策不斷出臺,研學旅行已經成為下一步傳統旅遊業復甦振興的一個藍海。

山西,坐擁如此豐厚的研學資源,當仁不讓!

這兩大機構,能不能制定科學的保護利用方案,能不能喚起人們對“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探究?

能不能喚起人們對經典古代藝術的敬畏之心與科學探索之意?

能不能科學規劃出研學旅行的路線?

能不能科學設計出研學旅行的課程?

能不能扛起研學山西的重擔?

我們拭目以待。

兩大機構落地太原府城

對正在開發建設的府城遊

將會起到一個大的推動作用

首先,以兩大博物館為引領,環繞文瀛湖,府城應該串聯起特色博物館、公共圖書館、閱讀空間群落帶。

鼓勵私人博物館、私人圖書館進駐府城,使府城成為單位面積內,博物館、圖書館人均擁有量全國最多的地方,力抗發達國家美國的標準。成為文脈幷州的所在,優雅太原的打卡之地。

其次,府城應該準備好擔當全國古建文物愛好者研學山西的總部基地。

前文已有表述,當兩大博物館暨研究院落地之時,當兩大博物館暨研究院在文物活化中不斷有亮點之時,全國的、甚至全球的古建文物愛好者,文化研學團隊,將會蜂擁而至。

鑑於山西文物在全國的重要地位,不排除三大板塊尚未叫響,兩大博物館就已經享譽全球的可能。

作為兩大博物館的所在地,府城一方面要緊緊配套服務設施,勾畫步行府城遊路線,制定研學府城的課程,完善府城研學的政策,以兩大博物館為帶動,成為全國古建壁畫考古遺址研學的總部基地。

再次,府城要加快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成為全國文物保護利用的示範單位。規劃設計轄區內文保單位的保護利用。

要充分發揮去年成立的“文廟·社區博物館”的功能,多策劃舉辦活動,讓轄區居民參與文保共建,繼續培養一批社區幹部兼職府城研學講師,成為全國獨有的“社區共建博物館”的典範。

如今,鐘樓街改造正在進行,府城的新面目也在一點一點進入世人眼簾,提前佈局,提高站位,擴大視野,完善府城遊的細節,太原,成為全國全球旅遊必到目的地的願望,並非不現實。

大手筆!兩大重磅機構落戶太原府城,府城開啟研學山西總部基地模式

交由老家山西V平臺原創首發的作品,可以接受“打賞”了~

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