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廣東某生物質發電公司鍋爐爐膛爆燃事件的通報

2020年3月27日,廣東某生物質發電公司2號機組在啟動過程中發生鍋爐爐膛爆燃,造成2號機組鍋爐部分系統設備及附件、管道管件、鋼結構等受損事件。現將該起事件情況通報火電板塊各單位,請各單位認真汲取教訓,舉一反三,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堅決杜絕類似安全事件重複發生。

3月27日廣東某生物質發電公司鍋爐爐膛爆燃事件的通報

  • 一、事件簡要經過

2020年3月27日9:30,2號機組進行啟動前大聯鎖保護試驗,運行丁值值長申請退出鍋爐MFT保護,設備部熱控點檢員執行退出保護操作。13:15,2號機組大聯鎖試驗完成,試驗結果正常。

15:20,運行戊值開始機組啟動前檢查,啟動風機進行流化試驗和布袋除塵器預塗灰工作。

17:22,投A、B側油槍正常,鍋爐點火成功。

18:19,鍋爐後牆床下溫度(以下簡稱床溫)374℃,開始脈動給料。

18:28,床溫391℃,停B側油槍;18:31,床溫425℃,停A側油槍。

19:35,床溫562℃,主汽溫度296℃,主值班員袁××要求副值班員柯××控制鍋爐燃燒強度,保持主汽溫度穩定。副值班員柯××通過切換給料機對鍋爐燃燒進行減料微調。

19:42,床溫541℃,柯××要上廁所,找1號機組主值班員林××到2號機組監視鍋爐運行情況,並向林××交代:主值班員袁××要求控制主汽溫度穩定;19:42:10,柯××離開DCS操作檯。

19:43,林××停止D2一級給料機;19:44,床溫551℃,林××啟動承載螺旋給料機。

19:46,床溫522℃,柯××上廁所回來,在DCS操作檯前坐下,跟林XX進行交接並翻看畫面查看參數。

19:47,林××停止B2一級給料機,啟動D2一級給料機後起身離開操作檯。柯××重新替換林××調整燃燒,此時床溫448℃,A側氧量11%,B側氧量19%,柯××發現床溫已下降,啟動D1一級給料機,然後停止D2一級給料機。

19:50,床溫429℃,A側氧量11%,B側氧量21%,柯××開始多次轉動承載螺旋增加給料,隨後啟動B2、C2一級給料機,四個下料口給料量明顯增加。

19:58,床溫242℃(最高點353℃),此時共六臺一級給料機在運行。

20:03,床溫降至210℃(最高測點290℃),A側氧量13%,B側氧量21%;此時有三臺一級給料機在運行,運行部部長助理蔡××操作投入B側油槍,油槍火檢顯示正常,進油壓力2.6MPa。

20:04,爐膛正壓3.7kPa,同時B側油槍熄火。

20:05,床溫179℃(最高點275℃),A側氧量11%,B側17%,值長劉×下令要求柯××保持少量給料。

20:08,床溫降至160℃(最高點257℃),A側氧量11%,B側氧量17%,未進行吹掃,蔡××再次操作投入B側油槍。

20:13,床溫回升至256℃,A側氧量11%,B側氧量16%,蔡××操作投入A測油槍。

20:17,床溫230℃,值長劉×下令全停一級給料機。

20:19,床溫268℃,A側氧量11%,B側氧量17%,現場發出巨響,爐膛壓力5.5kPa(已超量程),汽包水位快速下降,值長劉×下令緊急停爐。

  • 二、事件原因初步分析

(一)直接原因

鍋爐滅火後,爐膛內積累大量未著火燃料,在投入油槍後受高溫烘烤析出可燃氣體,可燃氣體著火發生爆燃是造成事件的直接原因。

生物質鍋爐啟動初期,由於下料量較少,爐膛儲熱量少,燃燒波動較大,對給料均勻性及持續性要求較高。19:44床溫開始由最高點551℃下降,19:50床溫429℃時開始持續增加給料量,但是沒有阻止床溫繼續下降,氧量繼續上升,說明新增的燃料沒有被點燃,鍋爐實際上已經滅火。在鍋爐沒有停止給料及進行爐膛吹掃的情況下,相繼點燃B、A側油槍,油槍加熱爐內累積的未著火燃料,快速熱解並析出可燃氣體,可燃氣體遇到明火發生爆燃。

(二)間接原因

1.運行人員在床溫開始下降初期,未能準確判斷爐內燃燒情況,及時增加燃料穩燃,導致鍋爐滅火;在床溫繼續下跌且已明顯低於著火點的情況下,仍然不停止給料,不斷積累爐膛未著火燃料。

2.在鍋爐滅火後故障處理過程沒有對鍋爐進行充分通風吹掃且在沒有停止給料情況下投油槍,快速熱解爐內大量累積未著火燃料造成可燃氣體析出。

(三)重要原因

1.當天上午做大聯鎖試驗時鍋爐MFT保護已經解除,由於機組保護投、退規定不夠規範,鍋爐啟動前沒有重新投入,導致在滿足MFT保護條件的情況下,MFT無法正常動作,沒有切斷主燃料。

2.當值值長對機組啟動過程把控不力,對機組異常情況掌握不足,沒有及時根據規定下令緊急停爐,終止事件發生,事件處理指揮失誤。

  • 三、事件暴露問題

1.運行管理不規範。操作票的可操作性比較差,部分操作項不夠清晰明確;運行人員沒有嚴格執行操作票相關規定,對未執行的操作項隨意打勾確認;操作和處理沒有嚴格執行規程相關規定。

2.運行班組人員技能水平不高。對重要參數、工況變化分析判斷不準確,溝通協作有待加強,故障處理能力和經驗欠缺,風險防範意識薄弱。

3.機組保護投、退管理不規範。存在不嚴格執行現有機組保護的投、退規定現象;現有《機組保護及定值管理》制度中對機組開停機過程熱工保護臨時投、退的制度,不符合《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和《火力發電廠熱工自動化系統檢修運行維護規程》關於機組保護投、退的規定。

  • 四、下一步工作意見及防範措施

1.要求各單位認真汲取事件教訓,開展各級人員警示教育,舉一反三,杜絕同類事件發生。各單位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強化責任意識,始終保持安全生產高壓態勢,切實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火電板塊安全生產穩定局面。

2.要求某生物質發電公司認真對照《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和《電站煤粉鍋爐爐膛防爆規程》的有關條款,逐一梳理,排查整治,消除風險隱患,並組織做好2號鍋爐修復工作,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

3.切實加強對機組保護、定值的管理與監督,嚴禁擅自退出運行機組重要保護裝置。各單位要嚴格對照《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以及行業規程等關於保護投退、定值變更的規定,結合《廣東能源集團公司關於開展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查評專項活動的通知》(廣東能源安生〔2019〕21號)相關要求,重新梳理並再次組織認真排查熱工、繼保等專業在保護投退、定值變更環節的管理和執行情況,真正做到無死角、無遺漏,發現問題立即組織整改。若因排查不認真或整改不徹底而導致人身傷亡或重要設備損壞,將嚴肅考核和追責。

4.加強運行管理。各單位對照事件暴露出的運行管理問題,組織一次運行管理隱患專項排查,檢查發電運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運行指揮管理是否規範、運行規程和操作票執行是否嚴格、運行監盤和巡查是否認真等,及時發現和消除運行管理隱患。

5.要高度重視雙基建設。近段時間發生的多起不安全事件,均暴露出班組技能水平和風險防範意識離安全生產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這與班組管理弱化和滑坡有密切關係。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到班組管理不好,安全生產基礎就會動搖,必須對照班組管理工作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組建設(含長期承包商班組)長效管理和考核機制,激勵各級管理人員積極參與班組管理,大力開展班組技能培訓和安全培訓,指導班組紮實有效開展風險辨識和評估工作,著力提高班組全員安全生產履職能力,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九域鍋爐雲,鍋爐全產業鏈電商平臺。每天發送一手鍋爐採購需求信息,如果您有生產能力或者鍋爐貨源,可以選擇合適的採購信息與客戶進行電話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