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質全面佔領市場

齊齊哈爾新聞網4月14日訊(蔡高飛 包志強)克山縣立濤馬鈴薯專業種植合作社已經成立15年,他們從種到收,從研發到銷售,依靠“農民+合作社+企業”模式,帶動了全縣馬鈴薯銷售,打造了知名品牌“全面”。但盲目擴大種植面積,導致品質下滑和市場對接出現了嚴重問題,合作社步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以往,每年一到馬鈴薯收穫季節,克山縣城裡的300多家賓館都會住滿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而他們都會奔著一個人和一個品牌而來,那就是孫立濤和他的“全面”。也曾經有客商說:“想要買到孫立濤的馬鈴薯種薯,不託人找關係是特別難。”

當時,“全面”品牌的馬鈴薯種薯,先後佔領了山東、福建、四川等地市場,當地的農民只要一看是“全面”品牌的馬鈴薯,花多少錢都願意。“孫立濤研發的馬鈴薯種薯,產量高,澱粉含量也不低,所以外地的客商和農民都認可。”克山縣副縣長王卓民介紹說。

合作社盲目擴大馬鈴薯種薯種植面積,步子雖然邁得越來越大,可抵禦風險的能力卻越來越低。2017年,面對需求量不斷增加的局面,孫立濤決定擴大種植面積,並在內蒙古建立了馬鈴薯種薯種植基地,合作社種植馬鈴薯種薯面積達到了12000多畝。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一年馬鈴薯種薯價格暴跌,往年每斤1.2元的馬鈴薯種薯,竟然每斤1毛錢都沒有人要,孫立濤只能將種薯以每斤0.13元的價格送到澱粉廠,加工成澱粉,孫立濤也賠了2000多萬元。

合作社賠了的消息不脛而走,要賬的更是登門不斷。孫立濤感慨地告訴記者,那一年是最艱難的一年,價格暴跌,而且因擴大種植面積,馬鈴薯品質方面還出現了問題,導致了合作社直接虧損,最後連員工的工資都無法保障。

村裡的領導來了、鄉鎮領導來了、縣裡的主管領導也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剖析會召開了,大家不避諱任何問題,就事論事地找原因,剖析合作社存在的發展瓶頸。

市場環境不斷變化,只有加大研發力度,才能夠真正地佔領市場。為了能夠扭虧為盈,2018 年合作社縮小種植面積,並調整研發思路,引進了彩色馬鈴薯品種,富含花青素的彩色馬鈴薯吸引來了眾多馬鈴薯加工商。

2019年,合作社再次加大研發力度,並與東北農大合作,研發出了“東農 310”馬鈴薯種薯品種。經過繁育和種植,“東農 310” 馬鈴薯種薯畝產達到了3.5噸,而且澱粉含量高達20%以上。優良的品質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再次聚集到了合作社。

一位山東客商介紹說,合作社研發的新品種在市場上特別受歡迎,而且澱粉加工廠也願意收購,因為正常是7噸出1噸澱粉,而合作社研發的新品種能夠達到5噸出1噸澱粉,所以價格自然要高出很多。

2020年,孫立濤再次與東北農大合作,研發出了中薯5號、興佳2號等8個新品種的馬鈴薯種薯品種,山東、遼寧、四川等地客商聞訊紛紛來到合作社簽訂訂單,合作社走出了低谷。

在土地規模化經營下,眾多合作社面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而出現的種種問題,是發展現代農業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在此方面,克山縣立濤馬鈴薯專業種植合作社的發展之路,應該說不無啟迪。他們從低谷重攀高峰,印證了只有加大研發力度,看準市場變化,才能夠真正佔領市場,帶領百姓走上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