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降低刑責年齡有必要嗎?

適時降低刑責年齡有必要嗎?

適時降低刑責年齡有必要嗎?

適時降低刑責年齡有必要嗎?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保護未成年人還是保護未成年人罪犯?

近年來,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殺人案件層出不窮,而且作案手段也較為殘忍,如:2016年,廣州番禺發生的"失蹤小學女生遇害案"的犯罪嫌疑人韋某多起未成年人姦殺案;2018年11月,廣西河池13歲小學生覃某殺害同學碎屍案;以及網上剛熱議的大連未成年人殺人案件,林林總總,觸目驚心!!!然而,幾乎所有的案件都因為兇手未成年沒有追究其刑事責任,留給受害人父母親人無盡的傷痛!!

國家出臺未成年人保護法,本意是保護廣大未成年人的權益,但由於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與過去大不相同,存在各種各樣的外界刺激,尤其是網絡影響,比如影視劇中的暴力內容,還有更重要的網絡遊戲的不良影響。很多遊戲中設置有暴力、血腥的殺人取勝環節。他們自身的生理、心理成長的變化早與過去大相徑庭。在這種情形下,未成年人極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而社會的對問題少年的管教措施也不到位,未成年人的犯罪有逐步低齡化的趨勢。相比20世紀八九十年代,像14歲以下的少年殺人的惡性犯罪案件,確實是在增加的,沒有刑責則有恃無恐,無所敬畏則變本加厲。以致人們發出了“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的嘆息!

惡性事件的頻頻發生,社會的公眾輿論對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呼聲越來越高。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應該是弱勢兒童的權益,對追究刑責不能單純的依據年齡,而應根據犯罪性質的惡劣程度,對殘忍的低齡罪犯也應追究其刑事責任。所以修改刑責最低年齡,讓低齡犯罪者得到應有的懲罰、承擔起相應的法律責任,對完善未成年人罪犯管教體系都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