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因為遊戲、動漫、影視的宣傳,日本忍者可謂是鼎鼎有名。但在遙遠的三國時代,東吳竟也有一支與忍者職能相似的部隊,那就是吳大帝孫權親自創立的解煩軍。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日本忍者

類似忍者可以憑藉“水蜘蛛”在沼澤地中穿行自如,解煩軍是水陸兩棲的部隊,擅長利用小舟跨越江河,發起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突襲。更為可貴的是,他們同樣有山地作戰的能力,簡直就是三國時代的特種部隊。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忍者所用的水蜘蛛

解煩軍的建立很晚,到夷陵之戰前才正式建立,但江東孫氏政權在此前就有了職能類似的部隊,那就是名將甘寧的“錦帆賊”部曲。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東吳驍將甘寧

甘寧早年為盜,率領一幫惡少年搶劫為生,經常用錦緞裝飾的舟船作為搶劫和行動的交通工具。①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濡須口之戰中的吳國水軍

後來甘寧效力黃祖,又投到孫權麾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派甘寧率數百人渡江奇襲奪取夷陵,為周瑜擊破曹仁奪取江陵做出很大貢獻。建安十八年(213年),在濡須口之戰中,甘寧更是率領一百多名死士,裹甲銜枚,潛至曹操營下,拔掉鹿角,衝入曹營,斬得數十首級,令曹軍為之震懾;此事在演義中被描繪為著名的“百騎劫魏營”,但事實上甘寧所使用的卻是步兵。當然,在接近曹營時他們有可能使用了馬匹進行機動。②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百騎劫魏營》的連環畫

甘寧兩次經典作戰,都是以精銳的小部隊完成渡江奇襲、夜襲的任務,這與他早年為盜的經歷是分不開的。東吳的兵制是世兵制,甘寧麾下當也多有富於河盜經驗,擅長小隊作戰和特種作戰的舊部曲。夷陵之戰爆發時,甘寧已經去世。面對強大的劉備軍,孫權感到頗為煩惱,他需要原甘寧部“錦帆賊”那樣能夠承擔各種特殊戰術任務的部隊,因此命親信胡綜雲各地募兵,胡綜募得六千人,孫權將這支部隊取名為解煩,分成左右兩部,徐詳領左部、胡綜為右部督。“解煩軍”就如此應運而生。它的名號,寓意著“戰無不勝,能解困危”的意思。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夷陵之戰發生在沿江的狹窄地帶

夷陵之戰中,陸遜命士卒持茅草火燒蜀軍軍營。③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由三峽到夷陵,兩岸連山峭壁,多有密林。要讓士卒焚燒蜀軍軍營而不被發現,就必須要士兵有潛行叢林、攀援峭壁的本領。

我們可以推測,輕裝上陣,擅長特種作戰的“解煩軍”,在夷陵之戰中發揮了很大作用。隨後吳將晉宗叛吳歸魏,曹魏封其為蘄春太守,數次渡江侵犯,沿江百里皆受害。孫權使解煩軍右部督胡綜和賀齊輕裝遠襲,在六月盛夏出其不意發動進攻,一戰生擒晉宗。④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蘄春位於荊州與揚州交界處,北靠大別山,南臨長江,位置極為險要。且魏國掌握此地,就能切斷東吳荊州和揚州之間的聯繫。

既然晉宗佔據蘄春,那麼平叛軍無論從上游還是下游發動進攻,都應當需要先到蘄春對岸,以避開晉宗的偵察兵,再利用夏季水漲的環境,渡江發起奇襲。我們可以設想當江水瀰漫到城池下方時,輕捷的解煩軍戰士乘坐小舟潛至城牆下方,而後從舟上直接攀援入城,擒獲叛將晉宗的景象。在對付作戰風格輕捷狡猾卻缺乏盔甲防護的山越兵時,解煩軍顯得如虎添翼。黃武四年,山越首領彭綺聚眾數萬人,攻下東吳多個郡縣。解煩督胡綜和鄱陽郡太守周魴聯合擊敗彭綺,將其生擒。⑤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締造解煩軍的吳大帝孫權

除了胡綜、徐詳外,孫權也曾將解煩軍交給韓當、張溫統領。韓當在黃武二年,就曾負責率領解煩軍討伐丹陽賊。這可見解煩軍也擅長在極為險峻山地地形作戰(丹陽郡最險峻的地區正是著名的安徽黃山),更說明了它是一支中央軍而非某個將領的部曲,因出征的任務委派親信武將臨時統領,任務結束後收歸中央。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提到了同樣是特種部隊的金國忠孝軍。但忠孝軍擅長騎射,能夠披重甲作戰,所以能夠承擔正面對抗的任務,屢次在正面會戰中擊敗蒙古軍。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而解煩軍作為輕型步兵,顯然缺乏與堅陣正面對抗的能力,只適合執行奇襲、突襲之類的特別任務,或者討伐擅長在特殊地形活動的蠻族軍隊。根據三國時代江東兵往往使用刀盾作戰的記載,我們推測,解煩軍由於對於靈活性要求非常高,應當不會使用笨重的長槍,更可能以刀盾作戰,遠戰時則會使用弓箭。由於他們都是特殊選拔出來的精銳勇士,能發揮出吳人輕剽,爆發力強的優勢,因此在第一波突擊中攻擊力極強,而由於防護較差,解煩軍不會選擇與重甲的敵人長久纏鬥。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他們的盔甲應當多為輕便的布甲或皮甲,特殊情況下甚至會無甲作戰,來追求最大的靈活性。雖然是步卒,但特殊情況下解煩軍應當也會使用馬匹來實施機動。另外,解煩軍的成員無疑也都是優秀的水手,能夠憑藉一葉小舟就出沒於風濤之中,從水上對敵人發起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襲。

日本忍者之祖,東吳孫權的解煩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