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縣甘溪鎮劉家院村第一書記劉寶軍:“駐”進百姓心窩裡

幹部幹得怎麼樣,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說出來的,而是在老百姓心裡稱出來的。

旬陽縣甘溪鎮劉家院村第一書記劉寶軍:“駐”進百姓心窩裡

村民做手工粉條,在網上推薦村裡的紅薯粉條。

安康市旬陽縣甘溪鎮劉家院村第一書記劉寶軍已駐村幫扶5年。2015年6月,劉寶軍被縣運管所派駐劉家院村。初到劉家院村,他的一句“我姓劉,成為劉家院的第一書記,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一下子拉近了和全村百姓的距離。5年的時間裡,這個旬河邊的秦嶺山村不但提前一年脫貧,還步入了以旅遊新村為基礎的美麗鄉村行列。

旬陽縣甘溪鎮劉家院村第一書記劉寶軍:“駐”進百姓心窩裡

劉寶軍帶領村民修建的觀光登山步道

劉家院村與甘溪集鎮一河之隔,卻有著天壤之別,一條奔騰流淌的旬河,以前連一座木橋也沒有,村民到對面集鎮要坐渡船。1989年,小渡船翻船,12個村民葬身旬河,就因為這條河的阻隔,這個村比河對面要落後好多年。劉寶軍駐村後,一邊走村入戶解決困難,一邊協調項目爭取資金,村容村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現在劉家院村通往集鎮的公路橋就有4座。劉寶軍還帶領村民修建觀光登山步道。

旬陽縣甘溪鎮劉家院村第一書記劉寶軍:“駐”進百姓心窩裡

周鳳高準備擴大養蜂規模

53歲的周鳳高在韓城煤礦挖了幾十年煤,落下了風溼病,下礦挖煤幹不動了想回家找個事做,但一直找不到在家門口致富的產業。作為包幫幹部的劉寶軍提出讓周鳳高與村合作社合夥養蜂。2019年年初,劉寶軍就帶著周鳳高前往寧陝學習養蜂技術,併購回100箱土蜂。在劉寶軍的幫扶協助下,2019年出售土蜂蜜800餘斤,新培育土蜂50多箱,周鳳高當年養蜂就收入8萬元,嚐到甜頭的老周,今年要擴大養蜂規模。

旬陽縣甘溪鎮劉家院村第一書記劉寶軍:“駐”進百姓心窩裡

劉寶軍想方設法幫周鳳軍賣小椅子

走進農家,烤著火和老鄉拉家常,謀發展。66歲的周鳳軍是個老木匠,現在別的木活很少,他就在家做小椅子,劉寶軍想方設法幫他賣小椅子,通過朋友,把小椅子賣到了延安等地。

劉家院村有423戶143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4戶438人。村上主導產業為油用牡丹、拐棗、黃桃、黃姜、光伏等,201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實現整村脫貧。劉寶軍說,當初是自己主動要求到劉家院村來的,劉寶軍覺得劉家院村山奇景秀,離縣城又近,這裡的老百姓不應該受窮,老百姓的日子應該能越過越好。

站在劉家院村的一座山頂上,看到清澈的旬河九曲迴環,形成了美麗的“S” 形太極湖奇觀。整村脫貧後,在甘溪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太極湖鄉村旅遊正快速推進,已建成10.5米寬的環湖景觀路、2公里的健康登山步道,“產業+旅遊”的新模式,為村民的持續增收奠定了基礎。

水泥路已把分佈在秦嶺大山15平方公里範圍裡的5個村民小組連了起來,但還有好多家的連戶路沒有硬化,劉寶軍想盡快把這些連戶路鋪上水泥,讓老鄉們出門更方便。

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在劉家院村駐村這五年,劉寶軍用實幹讓群眾過上了好日子,也用實幹真正“駐”進百姓心窩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