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國工廠》沒有告訴你的

美國工廠》這部前美國總統奧巴馬製片的紀錄片最近有點火,這部紀錄片反映出的中美文化的衝突讓人津津樂道。

我覺得這部影片是部很好的教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中美之間的差異,包括企業運營、工會制度等。我們來看看從企業競爭力這個角度探討中美企業之間的競爭。

什麼是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國工廠》沒有告訴你的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企業的本質是追求盈利的,這是商業的基本準則,當然要排除少數例外。因此從這點出發,什麼社會責任、客戶至上等等都只是路徑,目的仍然是盈利,這從福耀玻璃的美國工廠發展歷程就可以看出來。

儘管美國工廠建立之初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歡迎——政界、商界、工人都激動不已,但我們很快發現美國工廠建立的目的不是為了當地的GDP,也不是為了當地的就業率,而是盈利。正因為不賺錢,曹德旺更換了美國工廠的總經理。

因此不管在哪建工廠,企業都是追求盈利的,和片頭的歡呼雀躍沒啥關聯。

其次,執行力是企業運營的基石。不管是建廠之初的齊心協力還是工會鬥爭時的不滿,抑或換帥之後的“三板斧”,我們都能看出來福耀玻璃的美國工廠解決的不是方向性的戰略問題,而是如何把已有戰略執行好的問題。無論是到中國工廠取經,還是平日裡的管制,美國工廠管理層的核心訴求都是如何讓工人乖乖地幹活,也就是紙面上的績效。

什麼是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國工廠》沒有告訴你的


這也是我們國內其他公司遇到的共同問題——如何保障執行力?因為沒有執行,再好的戰略都是空談。

這個問題直到換帥之後才得到瞭解決,用的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所謂的三板斧的要訣就是:排除異己、威逼利誘。從這我們也能看出追求利益是紮根於人性之中的,沒有國別和文化之分。但如果說只要掌握了上述要訣就能掌握企業的競爭力未免太過膚淺,從影片中我們也能看出明顯的區別——儘管美國人也會屈服於利益,但為什麼美國有工會文化?為什麼照搬中國管理層的做法在美國就碰壁?典型的例如報數就行不通…

這就引出了中美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區別——

除了技術之外的,是中華民族的儒教文化,儒教文化構成了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儒教文化的核心是“

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即藉助神的力量來統治民眾,本質上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目的是讓民眾接受統治和順服命令。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儒教著重強調等級制度,因為等級制度能夠更好地達到天下服矣。

什麼是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國工廠》沒有告訴你的


與企業的管理結合起來,儒教的等級制度能夠更好地保障執行力,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工人比美國工人更“聽話”的原因。正因為服從是儒教文化的中心思想之一,不管是國家的統治者還是企業的管理者都非常歡迎,再加上幾千年時間的培育和鞏固,儒教的等級制度已經深入骨髓。所以反映到企業治理上就是執行力——服從、服從、服從!

我們在中國企業中常見的“沒有異議,堅決執行,上下一心”都是這種思想的反射,而這些正是美國民眾不所具備的,所以他們見到中國工廠時非常驚訝,工廠的整齊劃一讓他們耳目一新。

正是因為中國工廠的等級制度影響下,服從保障了執行,執行保障了效率,效率保障了盈利,盈利讓工人獲得收入,收入保障了工人幸福感…而其他所謂的企業凝聚力只是錦上添花,絕對不可能喧賓奪主,最終也是讓工人更加服從…(從眾的心理機制在企業凝聚力下得到了放大)

在這種模式下,每個參與方都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區別的只是分配比例。這樣一環套一環的模式是崇尚自由、強調自我的美國人無法理解的,所以他們只能藉助企業家的“人治”來滿足企業盈利的目的。

什麼是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國工廠》沒有告訴你的


其實不光儒家是等級制度的高手,英國王室在等級制度上也不是等閒之輩。典型的比如伊麗莎白女王,她讓王室變得更親民,但同時也增強了王室的絕對地位,靠的就是珠寶——仍然是赤裸裸的等級思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伊麗莎白女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