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將重點考核非常規水源利用佔比再生水開發利用將迎新格局

12月3日,水利部發布信息,今年全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將超過90億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量佔到80%以上;未來,將把非常規水源利用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重點考核當年非常規水源利用量較上年增加或佔當年用水總量比例情況;非常規水源的巨大潛力將進一步釋放,“第二水源”的重要作用將進一步增強,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將迎來新的格局。水利部將綜合運用行政、法治、經濟、科技等手段,推進非常規水源工作邁上新臺階。

1

2019:40年來較重乾旱 未來極端天氣概率增加

今年可以說是最近40年以來比較嚴重的乾旱。此前,在中國氣象局5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今年乾旱日數是歷史上同期第四多,面積在南方地區也是歷史同期第二大。7月下旬至10月底,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南部等地氣溫偏高1~2℃,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至9成。高溫少雨導致湖北東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先後出現農業乾旱。灌溉條件較差地區的晚稻出現萎蔫、卡穗、結實率下降等狀況,棉花產量和纖維品質下降,也不利於蔬菜播種、油菜播種育苗等秋種工作。10月中下旬,江西、安徽等地農業乾旱持續,7月以來旱災共造成江西、安徽2省農作物受災面積117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8億元,其中11月農作物受災面積新增25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新增22.9億元。同時,長江中下游地區伏秋連旱導致土壤溼度持續下降,植被生態變差。

水利部:將重點考核非常規水源利用佔比再生水開發利用將迎新格局

六安舒城萬佛湖上游曉天河河床

未來極端天氣出現概率增加,可能帶來更多旱澇。據專家統計研究發現,最近幾十年來,全球溫室效應加劇,溫度急劇上升,同時伴隨大氣水循環加劇,即“大氣中的持水能力會增加”,從而更有可能帶來更多旱澇。專家表示:“本世紀末,江蘇流域降水強度或增加10%,降水的變率或增加20%。實際上,我國中下游地區‘旱澇並存、旱澇急轉’災害近幾十年來呈顯著加劇趨勢。”未來,我國年熱浪天數將大幅增加,霜凍大幅減少,極端降水強度和頻數將增加。

2

水利部:重點考核非常規水源利用佔比,釋放非常規水源巨大潛力

水利部表示:非常規水源是常規水源的重要補充,對於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提高區域水資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廣義非常規水源涵蓋常規水源以外的一切其他水源,主要包括再生水、集蓄雨水、淡化海水、微鹹水、礦坑水等。國家節水行動方案規定重點地區節水開源,在超采地區要削減地下水開採量,在缺水地區要加強非常規水利用,在沿海地區要充分利用海水。

近年來,水利部不斷加強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管理工作。把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特別是缺水地區,進一步擴大配置到工業、生態環境、城市雜用、農業等用水領域,強化規劃引導、嚴格論證、計劃管理、工程建設等配置手段,完善激勵政策,發揮市場作用,加快推進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把非常規水源利用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重點考核當年非常規水源利用量較上年增加或佔當年用水總量比例情況。

水利部:將重點考核非常規水源利用佔比再生水開發利用將迎新格局

據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介紹,近年來各地不斷擴大再生水利用規模,提高水質,拓展使用範圍,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成效明顯。北京已建成規模以上再生水廠54座,再生水管線達到1877公里,再生水利用量達到10.7億立方米。廣東、福建、浙江、山東、江蘇、海南和遼寧等地因地制宜,沿海岸線佈局的火(核)電廠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冷卻用水,2017年利用量超過千億立方米,大幅度節約了淡水資源。各地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模式。昆明市政府與企業簽訂汙水處理特許經營權協議,寧波巖東再生水廠運用市場機制為園區開闢水源,青島市利用水價槓桿促進再生水推廣利用,麗江市統籌實施城市汙泥處理處置工程,蘭州市科學開發利用苦鹹水等。據統計,今年全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將超過90億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量佔到80%以上。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非常規水源的巨大潛力將進一步釋放,“第二水源”的重要作用將進一步增強,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將迎來新的格局。水利部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節水優先”治水方針,綜合運用行政、法治、經濟、科技等手段,推進非常規水源工作邁上新臺階,促進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和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3

再生水處理領域膜技術應用優勢明顯

當下,膜技術已在再生水回用系統上推廣開來,使得再生水水質得到大幅提升。2018年,我國膜應用產業規模達到2438億元,其中膜與膜材料340億元、設備630億元、工程與應用758億元相關配套產品400億元、貿易與服務280億元、其它30億元。在全球經濟極不穩定的形式下,取得了20%以上的增長率。

水利部:將重點考核非常規水源利用佔比再生水開發利用將迎新格局

為加強膜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完善膜技術產業鏈完整性,加強行業上下游企業連接的緊密度,推動膜產業進一步發展,第一環保網積極組織各方資源,在中國膜工業協會、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團南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聯合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管理辦公室,於12月12-13日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辦“2019膜技術環保應用論壇”,為從事膜產品生產及應用的企業、從事膜材料研發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相關領域用戶單位搭建起供需對接、技術分享的交流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