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2020年4月15日,由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的“限薪倡議”書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熱議。

此次限薪不僅針對於演員,還延伸到編劇、導演、製作人等,也就意味著影視成本將大幅降低,劇組可以花更多的資金用於保障和提高作品質量上去。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提出限薪的倡議,早在2018年,五部委就聯合發佈聲明,限制演員、嘉賓的片酬。

三大視頻平臺和六家影視製作公司也隨之發佈:所採購的影視劇中,演員的總片酬不得超過5000萬元,其中包括業內口碑極佳的正午陽光。

據統計,2019年有3313家影視公司和1033家影視工作室關門倒閉,2020年初到4月15日期間,已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不少演員已經處於空窗期長達數月,甚至一年多

當然,2020年免不了疫情的影響,但是,影視行業的大幅縮水確實離不開限薪的政策。

再加上,新發布的倡議裡更是強調了劇本創作重在“講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而非浮誇賣弄、跟風攀比。

影視劇的申報、審核、開機更是難上加難,自然有不少帶著僥倖心理的影視劇組瀕臨淘汰。

這種整改,不僅是對娛樂圈的大洗牌,也是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大整肅。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01

毫無演技卻因為人氣高而拿著天價片酬,豆瓣評分卻永遠不及格

隨著科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影視劇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奇幻仙境、洶湧波濤、行星爆炸等特效場景——為了讓觀眾能如臨其境。

於是,摳圖成了一個必不可少的技能,綠幕成了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來對於觀眾來說,這些東西無可厚非,畢竟好的觀感體驗,也是一種享受

但是,有些明星卻拿這些技術為自己的不負責任和怠惰買單。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2017年播出的《孤芳不自賞》,由鍾漢良和楊穎主演,兩人都是人氣王,鍾漢良更是可圈可點的演技派。

製作團隊有金牌編劇張永琛、古裝劇泰斗鞠覺亮、著名攝影師孫郡等,可以說是王牌製作。

然而,電視劇一播出,網友熱議得最多的卻是摳圖現象。

雖然後來女主有提出當時處於懷孕狀態,有很多戲都是因為怕對寶寶影響不好而選擇摳圖,但是觀眾表示,可以理解,卻不能認可

劇播完,豆瓣評分僅3.0分。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後來,有人爆出,摳圖是因為後期資金不夠,很多場景都無法實現實景拍攝。

資金不足的最大原因是主演的片酬太高。據爆料,楊穎憑藉這部劇拿到了高達8000萬的酬勞。

這對於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是幾輩子都賺不到的數字。

可見,越來越多的人拼著全力擠進娛樂圈不是沒有理由的。

其實,遠不止摳圖一種現象,還有記不住臺詞就唸數字等後期配音上去;也有不想自己吃苦就找替身代言;更有整個劇組都等著一個演員進組才開始拍戲……

這些都是娛樂圈的畸形狀態,因為有強大的粉絲團體和人氣流量,哪怕只會乾瞪眼、只會背數字、只會依賴後期摳圖,也能夠拿到高薪片酬。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02

觀眾認可的老戲骨,連車房都買不起,卻依舊堅持拍戲

反觀一些真正有實力的演技派,卻因為沒有足夠的流量支持,成為了副導演選角色時的最大阻力。

同樣是在2017年播出的《人民的名義》,豆瓣評分高達8.3分,這對於國產電視劇來說,已經算是難得的高分了。

出演這部劇的都是眾人認可的老戲骨,比如許文廣、張凱麗、張豐毅、吳剛等等。

他們的一眉一目都是用心在傳神,臺詞功底更是紮紮實實、不出戲。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然而,據說他們的片酬不超過總投資的40%,加起來不過4800萬,還不如一個流量明星靠靠摳圖、找替身、瞪眼來的多。

著名演員張頌文在接受採訪時說,特別羨慕那些能拿到高片酬的演員,而自己只能做做夢。

他直言,入行20多年來,依舊買不起房。

業內對他的評價都是“好演員”、“藝術家”,但是很多導演在選角的時候,還是會猶疑,因為他沒有流量。

前期,他每年都會跑一百次劇組試戲,從來都是被劇本挑選,有什麼就演什麼,無關配角、無關薪酬。甚至有導演用完他,沒有給過一分酬勞。但是,張頌文卻沒有因此放棄演戲,因為這是他的夢想,是他的烏托邦。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最近的熱播劇《龍嶺迷窟》為鬼吹燈系列打了一場完美的翻身仗,從3.0的低分一躍至8.3分。

不管是主角配角、還是服裝道具,亦或場景,都是良心製作。

其中飾演“大金牙”的演員佟磊在採訪中說,自己從98年起患了腦瘤,拍戲雖然斷斷續續,但從未想過停止演戲。

《我不是藥神》裡出演白血病患者的王傳君,為了向觀眾呈現出病人的真實狀態,進行短期減肥,並躺在醫院數天不眠。

蘇有朋在拍戲過程中,曾發生過墜馬事故,還被拖了十幾米,卻依舊堅持親自上場。

……

諸如此類的敬業現象,其實在演藝圈屢見不鮮,也正是有著這一群實力派的熱愛與堅持,才讓國產影視不至於荒蕪。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03

限薪倡議的提出,不只是一種警示,更是一種整頓

自從某些明星的天價片酬曝光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娛樂圈的混亂、不公和畸變。

以往,孩子們的夢想是當科學家、醫生、老師,為了給社會造福。

而現在,大家都想成為一名網紅或者明星,那些光鮮亮麗、眾星捧月般的生活似乎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長此以往,社會的風氣將越來越浮躁、名利。

所以,限薪令的提出,可以讓孩子們意識到,演員不過是眾多普通職業中的一個。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只有正確引導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和擇業觀念,才能為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

此外,當演員、導演、製片人等的片酬降低,劇組將有更多的資本花費在後期製作、劇本原創和實景拍攝中。

如此一來,影視劇的質量才能得以保障。

只有好的故事、好的攝影、好的特效,才能滿足觀眾的視聽觀感,引起深度的思考反省。

而且,作品與演員往往都是互相成就的。

沒有一個好的作品,即便是演技再好的演員,也無法讓觀眾買單;相反,一個邏輯合理、情節跌宕、發人深省的作品,才能讓觀眾印象深刻,不僅記住劇,也能記住人。

“限薪令”再發布,限制天價片酬,影視劇行業是否能迎來春天?

對於那些摳圖瞪眼、五毛特效、注水劇情的影視作品,觀眾早已棄之如敝履,所以,新倡議的提出,無疑擊中了他們的內心,拍案叫好。

當然,對於圈內人來說,限薪令的提出大大減少了他們的收入。

有些人心裡自然是不痛快的,甚至還有人拒絕出演以示抗議,導致電視劇停機,雙方都損失不小。

也有些底層演員,本來薪水就不高,連溫飽都是問題,這下就更難了。

總之,凡事都有雙面性,但如果這件事的整體趨勢是向好的方面發展的話,那就可以了。

目前,限薪令取得的成就還不是很明顯,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只要娛樂圈乃至整個社會的風氣得以改正,那就是值得推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