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啊,我終於擁抱了你!


回家


“天遼地寧,雷厲風行,使命如山,共抗疫情!”“援助雷神山,漫漫回家路,大連我們回來了!”“大連必勝!戰疫必勝!”昨天14時,金石灘沉浸在一片熱烈昂揚的氛圍中,歡呼、親吻、擁抱,大連第二、第三批馳援武漢的白衣戰士終於解除為期14天的隔離休養,踏上回家的路,和親人、同事們團聚。那一刻,分別兩個多月的思念,都化成了興奮地吶喊和幸福的淚水。


經過14天的休整,醫療隊員們各個精神抖擻,在歡送儀式上,他們與出生入死的戰友擊掌,與悉心照顧的酒店工作人員合影,不過,對於他們來說,此刻最想做的,還是早早回到家中,與牽掛多日的家人緊緊相擁。


01

獻一束花 告尉父親在天之靈

大連第三批醫療隊隊員、大連市中心醫院醫生崔文權在武漢一線時,家中遭遇變故,父親因病逝世。“我出發的時候是冰雪寒風,如今歸來春意滿懷。我感覺自己就像做了一場夢,就像演了一場電影,還像做了一次過山車。夢裡我到了武漢,穿上了防護服,和病魔做了一場生死較量。現在夢醒了,鮮花、掌聲、榮譽,一切將歸於平淡,又要看到家人了,又要回到日常工作當中去了。對於我來說,援鄂期間發生了一些被悲痛的事情,沒能見老父親最後一面。但我的父親也是一位醫生,我覺得父親會理解我在前線,不能回來送他。”崔文權咬了咬嘴唇,忍住眼淚說,現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回到老家去給老父親獻一束花,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告訴父親,兒子平安歸來了。


親人啊,我終於擁抱了你!


02

約美髮師 頭髮必須整理一下

“我的寶貝恬恬長高了嗎?媽媽只想抱抱你!”大連第三批醫療隊隊員、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生劉卓的女兒恬恬算好媽媽回家的時間,在家裡佈置了歡迎醫師,給了劉卓一個大大的驚喜。她告訴記者,離家66天,家人牽掛了66天,現在終於要回家了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第一件事就是週二去燙頭髮,已經約好了。再就是好好陪陪父母和孩子,疫情防控仍不容鬆懈,不能遠遊,打算帶家人去附近放鬆放鬆。接下來的主要任務是陪伴孩子學習和成長,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最近都是網課,離家兩個月,網課沒人盯著孩子學習確實耽誤,所以回家會好好做個學習計劃,在開學前補補課。”劉卓說,最想念媽媽做的韭菜盒子和西紅柿炒雞蛋,回家第一頓晚餐已經安排上了。


大連第二批醫療隊隊員、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林爽還在武漢時,她5歲的兒子小方用拼音寫下了一封封對媽媽的思念。林爽說,終於可以回家了,接下來的安排主要是陪孩子,兒子懂事得讓她心疼。“還要好好吃頓媽媽的家常菜,想媽媽的燉魚想了兩個多月了。其次就得好好美美自己啦!趕緊去把頭髮整理整理!”林爽坦言,進到家門,家人懸著的心才算真的放下來了,經歷這麼久的分別,越是平常的日常生活,對她來說越是珍貴、想念,簡簡單單全家坐一起吃頓飯,足矣!


大連第三批醫療隊隊員、大連市第二人民醫院王威因出征推遲了原定的婚期,她告訴記者,解除隔離出來就去登記,已經和男朋友定好5月回老家領證。“我諮詢理髮師, 我這‘刺毛撅腚’的頭髮沒什麼修理的必要,等它慢慢長長吧!”王威笑著說,她想見見攻抗疫情兩個多月的戰友,當時全副武裝,走到跟前面對面都得問問是誰,現在特別想看看每個人都長什麼樣子。“不過現在回來了,都在大連,只是回到各自醫院繼續工作,以後想見未曾謀面的戰友們總有機會的,來日方長。”她說。


“最近特別饞烤肉和燒烤,回家第一頓就得安排上!理髮肯定要有,已經2個多月沒收拾自己了。健身是日常,疫情當頭,身體和免疫力非常重要。”大連第三批醫療隊隊員、大連市中心醫院範為王還告訴記者,他有15天假期,以休養為主,不過他在雷神山整理了一部分數據,想借著這個假期分析分析。


03

感謝信 情真意切

在離開酒店前,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援漢醫療隊成員、護士長勾玉莉將自己寫下的一封感謝信放在門口。“都說我們馳援武漢辛苦,我覺得這些為我們提供貼心服務的酒店員工也很辛苦!”勾玉莉在感謝信中說,雖然集中休養期間,他們看不到酒店的全貌,但卻可以真實感受到酒店員工對500多名醫護人員的滿滿愛心。“雖然不知道你們的名字,但也能從口罩後面感受到你們的笑容和溫暖!”勾玉莉說,這讓大家更有了儘快歸隊,投入新一輪工作的信心和動力。


大連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黃福林也用自己的工整楷書給酒店留下了感謝信:“感謝這座城市對我們的全情支持和付出,來日方長!未來可期!”


“都說我們是英雄,但我覺得,在身後默默支持我們援漢奮戰的家人和醫院,給我們作為堅強後盾的這座城市才是英雄!我們只是做了身為一名醫護人員的本分。”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援漢醫療隊成員劉子龍說。


或許,這正是結束集中休整前,白衣戰士們紛紛寫下感謝信的原因。

親人啊,我終於擁抱了你!


04

團圓飯 少不了餃子

乘坐的大巴車剛從金石灘返回醫院,劉子龍就一眼看到了等候在停車場的兒子。7歲的小權緒向爸爸奔跑過來,一下子就鑽進了父親懷裡。“這回爺倆可以親個夠了!”劉子龍的妻子田菲開心地說,兒子的“心願單”上,有一串願望等著和爸爸一起實現:爺倆要去發現王國玩跳樓機,要去動物園看猴子,還要在家裡拼樂高。

親人啊,我終於擁抱了你!

上次去機場接爸爸時,小權緒給爸爸帶了一盒海鮮餡兒餃子。這是劉子龍最愛的家鄉味。不過今天田菲給子龍準備的團圓飯是一頓熱氣騰騰的家常手工面。“送客的餃子回家的面!這是咱大連人的傳統。”田菲說,這碗麵,就是迎接子龍平平安安回家的禮物。


不過更多的團圓飯,少不了餃子。四院援漢醫療隊護士長林嵐的父母已經忙活了大半天,為女兒準備好了一桌子美食。桌子的最中央是一大盤家常餡兒餃子。

親人啊,我終於擁抱了你!

當林嵐抱著兒子進家門時,她說自己被這股子“家的味道”迷醉了。“差點兒掉下眼淚來”。


還有中心醫院醫生魏偉,迎接的他的是岳父母準備好的醬牛肉和三鮮餃子。

親人啊,我終於擁抱了你!

大醫二院護士劉赫家的團圓飯裡,也有她最愛吃的酸菜餡水餃,奶奶早就為孫女兒準備了兩蓋簾。“啥時候想吃就煮一大鍋,回家了,想吃啥都管夠!”……這是家的味道,這是家的溫馨。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霍然、萬恆

圖片:張春雷、姚壯、張瑜、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