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檢驗管理成敗的唯一權威是績效

德魯克:檢驗管理成敗的唯一權威是績效

德魯克對“管理”這個定義包含著豐富的內涵。


實踐重於理論

如何認識管理中實踐與理論的關係?在管理領域,有人偏重於管理的知識, 認為掌握管理的知識就可以保證行動的正確,故而把注意力放在管理知識的掌握上。德魯克對此發出警告,管理是一種實踐活動而不是理論活動,管理的知識內在地包含於實踐活動中。從現實的管理實踐來看,很多管理者在從事管理工作時,可能並未掌握很多的管理知識,但在管理的實踐活動中卻脫穎而出,靠什麼?靠在管理實踐活動中自我經驗的總結。只有自己在自身的管理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才是真正有用的,管理的理論知識代表著別人經驗的總結, 對他們可能是管用的,換到別人身上則未必管用。借用一句佛家的話說:“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管理必須靠自己總結經驗。


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海爾的張瑞敏認為管理要靠實踐中的“悟”。他把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廠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的家電集團,不是他掌握了多麼高明的理論,而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嘗試。在張瑞敏看來,企業管理絕非一蹴而就,這就像把貝克漢姆請來給中國足球隊講上三天三夜,中國足球的水平也不會迅速提高到哪兒去一樣。最重要的是必須自立自強!沒有這種精神, 想通過聽講課就解決問題,那是天方夜譚!“搞企業,如果你悟不出來,沒用;別人告訴你也沒用。真的,就像禪宗說的,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只有靠自己。”靠自己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大膽地嘗試,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從經驗中提煉有用的東西。這提醒管理者,每天要有反思的時間,每件事不管成功或是失敗,都要總結經驗,從中學習,尤其是從自己失敗的經驗中學到的東西更多


行動勝於綱領

在管理中,如果管理者能夠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行動來說話,就可以勝過無數的文件、號召。下屬總是對管理者聽其言觀其行的。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老百姓通俗地稱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培根曾經說過:“好的思想,儘管得到上帝讚賞,然而若不付出行動,無外乎痴人說夢。”組織中再好的戰略和規劃,如果沒有付諸行動,就都是空的;如果每次都不能付諸行動,或者半途而廢,則無異於空話。那些成功的管理者往往遵循“想到立即去做”的原則,雖然這樣做有可能會遭遇失敗,但也可能抓住機會,即使失敗也是有意義的,至少可以證明這樣做不行,可以獲得經驗, 這也比猶豫不決、錯失機會要強得多。


毋須三思而後行。很多人認為“三思而後行”是孔夫子的至理名言,奉為自己的座右銘,強調行動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不要盲目草率地行動。其實這是誤解了孔夫子的原意,論語中記載,有學生問孔子,三思而後行怎麼樣?孔子回答說,何必要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也就是認定要做某件事經過兩次思考就足夠了,就可以付諸行動了,不能一味地追求把什麼都想明白。如果有這樣錯誤的理念,試圖在行動之前把未來發生的一切都想明白,既無必要, 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為事情未來的發展是複雜的,而人的知識和理性又是有限的,人不是神,怎麼能把未來發展的一切都弄明白呢?草鞋沒樣,越打越像。只能在行動中邊幹邊完善,行動起來才能逐漸趨近目標。當我們做銷售工作時,如果在拜訪客戶前,把客戶可能提出的問題都羅列出來,想到應對方法再去行動,這樣就永遠不會有完善的那一天。世界上沒有這樣的銷售員,聰明的銷售員總是立即行動,在與客戶的不斷接觸中積累經驗。即使剛開始時被客戶不斷拒絕,但由於積累了經驗,知道了客戶經常提出什麼問題,自己的回答為什麼令客戶不滿意。長此以往就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對於形形色色的客戶和客戶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能應對,都能找到令客戶滿意的回答,既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又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遠離誇誇其談者。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清朝同治時期的重臣曾國藩,論資質天分並非絕頂聰明之人,但他一生謹守孔子“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的古訓, 埋頭苦幹,從不說空話,在選擇朋友和部屬時,也以此為標準,遠離誇誇其談者, 最終成就功業。曾國藩常說:“腳踏實地,從淺處、實處著手,事業方可大可久。”他把實幹作為選人的第一標準,堅決不用浮滑之人。曾國藩早年在翰林院時, 曾認識一個叫龐作人的庶吉士,曾國藩看他好說大話,不著邊際,於是就和他斷了往來。後來,當曾國藩事業有成,官至兩江總督、領導四省軍務時,龐作人慕名來見曾國藩,希望憑藉自己是曾國藩的故舊而謀得官職,但曾國藩怎麼會用這種誇誇其談的人呢?他在日記中寫道:“這個叫龐作人的,自己一無所知,但是卻偏偏愛講學,早在京城的時候就已經討厭他了。今天他又來,看起來為人更加卑劣無知。”在曾國藩看來,假如一個人實幹但缺乏才華,也可以委以重任,讓他在實踐中成長;如果某人有才華,但無實幹精神而誇誇其談,則絕對不能重用,這種人平時難以管理,關鍵時刻往往導致事業的失敗。戰國時期的趙括紙上談兵,導致趙國 40 萬大軍被坑殺,極大地削弱了趙國的實力,促使趙國早亡;三國時期蜀國的馬謖同樣誇誇其談,理論上頭頭是道,一旦放在實踐中讓其擔當重任,卻在關鍵時刻導致行動的失敗,使諸葛亮的北伐大計難以成功, 自身也差點命喪敵手。曾國藩也諄諄告誡部屬,要遠離誇誇其談者,否則必致失敗。在與太平天國作戰時,曾國藩發現義字營管帶吳國佐自視甚高,自以為可當天下任,不屑於從小事、實事做起,遂寫信肯定他的志存高遠,但同時告誡他“以腳踏實地,事事就平實上用”。


但可惜的是,吳國佐並未把曾國藩的告誡放在心上,結果導致在戰爭中失利,曾國藩不得不堅決予以撤換。吳國佐從此再未得到重用,不得不結束了軍旅生涯。治國理政如此,管理企業也是如此。


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聯想的成功離不開柳傳志,柳傳志的成功靠的是處處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柳傳志自己說:“創業的時候,我沒高報酬,我吸引誰?


就憑著我多幹、能力強、拿得少,來吸引住更多的志同道合的老同志。要部下信你,還要有具體辦法,通過實踐證明你的辦法是對的。我跟下級交往,事情怎麼決定有 3 個原則:同事提出的想法,我自己想不清楚時,在這種情況下, 肯定按照人家的想法做;當我和同事都有看法,分不清誰對誰錯,發生爭執的時候,我採取的辦法是,按他說的做,但是,我要把我的忠告告訴他,最後成與否要有個總結。他做對了,表揚他,承認他對,我再反思我當初為什麼要那麼做。他做錯了,他得給我說明白,當初為什麼不按我說的做,我的話,他為什麼不認真考慮;第三種情況是,當我把事想清楚了,我就堅決地按照我想的做。”在一些組織中,開會遲到是常態,雖有規章制度,但往往難以執行,為什麼? 這與最高管理者不能以身作則緊密相關。柳傳志曾在聯想作過一條規定:開 20 人以上的會遲到要罰站一分鐘,任何人必須執行。這條制度實施後,柳傳志本人遲到過 3 次,雖然每次都有原因,都情有可原—比如被困在電梯裡找不到人幫忙請假,出來後遲到了,柳傳志不作任何解釋,自覺罰站。依靠這樣的示範,其他的人遲到了就沒有例外,就沒有理由。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不允許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正如寫下《管理者的自我管理》的英國著名管理學家帕瑞克所說:“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則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東西。”


績效是唯一權威

組織能夠生存和發展依靠的是行動的成果,檢驗管理成敗的唯一權威是績效。管理存在的目的就是幫助組織取得績效。績效從何處產生?德魯克認為, 績效不能產生於組織內部,績效只能產生於組織外部,即組織只能因服務於外部社會和其他組織獲得績效,故管理要著眼於如何更大程度上去滿足顧客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創造績效,而不是內部的控制,也不是成本的節約。因此,管理不是單純的成本控制,而是創造績效;不僅關注當前的績效,而且要主動變革, 著眼於未來的績效。相當多的管理者不是沒有主動變革未來的眼光,而是缺乏捨棄現有的勇氣和決心,只關注了當前的績效,而沒有為未來績效的產生做好準備。

(企業、組織、管理、績效、KPI、實踐、行動、責任、成果、經驗)

德魯克:檢驗管理成敗的唯一權威是績效

-夜晚的燈塔一直都在,只是燈亮的時候,你才看見它。

-在一個由多元的組織所構成的社會中,使我們的各種組織機構負責任地、獨立自治地、高績效地運作,是自由和尊嚴的唯一保障。

-管理的終極之善是改善他人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