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要給窮人做手機,如今任正非卻說要提高手機價格,自相矛盾?

近日,任正非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如今已經不擔心華為的生存問題,華為應當向蘋果學習,將價格做高一點,讓競爭對手有生存空間,而不是通過降低價格來擠壓這個市場。即使說者無意,但聽著一定有心,不知道大家是否和筆者一樣,聽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完全沒有體會到這是在為競爭對手考慮,只是聽到將價格做高一點的時候會看著自己空空的腰包陷入沉思。

曾要給窮人做手機,如今任正非卻說要提高手機價格,自相矛盾?

而果然,大多數讀者的反應也一樣,任總這一次的話很難讓人誇得下去。

要知道,如今華為的mate系列和P系列的價格已經十分高昂,從產品價格來看,蘋果第一,三星第二,華為也能排第三。高昂的價格門檻已經限制了不少消費者,而另一邊,蘋果正是因為高昂的價格才造成了銷售的慘淡,我們知道,要想要利潤的最大化,並不能一味地提高價格,而是要使價格和銷量達到一定的平衡點,任總此舉就讓人捉摸不透。

曾要給窮人做手機,如今任正非卻說要提高手機價格,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筆者注意到,在2017年的IRB改進方向彙報會上,任正非強調說: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窮人,友商低端手機有窮人市場,不要輕視他們。華為也要做低端機,我們的老產品沉澱下來可能就是做低端機。

也因為上述的言論,不少媒體就以“任正非為窮人做手機”來報道,使得不少人認為,兩年前才說為窮人做手機,如今卻要向蘋果學習提高價格,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曾要給窮人做手機,如今任正非卻說要提高手機價格,自相矛盾?

原因分析

兩年前,國內手機市場的當紅明星小米和OV等廠商,無疑都憑藉著高性價比,定位中低端市場來迅速開拓市場,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績。

尤其是小米,在國內一片大好的同時,還積極進軍印度市場。2017年5月23日,雷軍發佈消息公佈了小米在印度取得的成就, 他提到,12小時的營業額就高達5000萬盧比(約合533萬人民幣),達到一家優秀的印度傳統手機零售店單店全年的收入。而據報道,在印度的小米門店也確實排起長隊十分火熱。

曾要給窮人做手機,如今任正非卻說要提高手機價格,自相矛盾?

而在那之後,小米在印度市場勢如破竹,短短的時間內就擠掉了三星,佔據了印度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而之所以能夠擠掉三星,是因為小米中低端的產品和較低的價格更加符合印度消費者的水平,而在一個人口十幾億的巨大市場裡佔據了第一的市場份額,這樣的成果對友商來說是十分誘人了,例子就擺在面前,當然不能夠輕視。

曾要給窮人做手機,如今任正非卻說要提高手機價格,自相矛盾?

於是在那之後,榮耀出馬,成為了華為高性價比的踐行者,而榮耀的加入,也使得這一市場更加的飽和。

比如如今,各大廠商推出的旗艦手機幾乎集中在兩千到三千的價位,而手機本身上,除了外形和logo之外,其實也都大致相同,形形色色,讓消費者佛系選擇,其實本質上就是沒有出現絕對的競爭力。

提高價格

任正非在採訪中提到,在今年一二月份,華為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5.8%,而且我們感到今年的銷售增長很猛的,要控制合理的增長。筆者聽到這裡,實在是一頭黑線,要主動控制收入的增長,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曾要給窮人做手機,如今任正非卻說要提高手機價格,自相矛盾?

不過,用提高價格的方式來錯開市場,為對手提供生存空間,這樣的辦法倒也確實行得通,不過,華為當然不好盲目提高價格來做出自毀前程式的舉動。

事實上,在這裡,提高價格的策略,我們應當理解為持續做更尖端的產品,畢竟,在國內技術的儲備方面研發能力方面華為都是一枝獨秀,尤其是從華為mate20和P30開始,單單看拍照方面的表現就已經是“變態”,除此之外,麒麟芯片,巴龍基帶的加持,方舟編輯器這樣的黑科技不斷亮相,相信很快,華為就會成為手機技術革命的主要引領者,當拿出令能夠征服消費者的產品的時候,提高價格消費者也會心甘情願的買單。

曾要給窮人做手機,如今任正非卻說要提高手機價格,自相矛盾?

中端手機的市場飽和之後,華為用這樣的方式轉移,不但開拓了自己的市場,也的確讓出了生存空間給友商。

以上為筆者愚見,不知道是否會有強行解釋的嫌疑,大家對此是怎麼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