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大家好,我是司南,東半球第二浪的保險人。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今天這篇我用最短的時間,簡單粗暴但是足夠有趣的方式給大家講解一些常見的概念。話不多說,進入正文。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給你個表情,你體會一下。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我一向認為所有百科全書的目的都是把某些很簡單的內容用正常人無法理解的方法講出來。所以我們把這個概念降低到幼兒園水平,那麼現在請小朋友們閉上眼跟著我的描述想象一下。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我們現在有一百個人在做生意,每個人有一百塊的本錢,大家發現做生意風險很大,萬一虧了那就是血本無歸,所以這一百個人裡面有一個人提出來,每人出一塊錢,這樣一百個人就是一百塊錢,如果有一個人生意虧了,那就把這一百塊給他,讓他有機會東山再起。然後再每個人出一塊錢,湊齊一百塊,等下一個人虧了,那就再把錢給他。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這就是保險最基礎最原始的形態,基本上可以理解為一種互助機制,頗有一種“古典主義”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俠義精神”。

這種形態的保險其實持續了很長時間,有資料表明最早至公元前2500年的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就有類似這樣的行為了。是不是感覺吹捧保險是“朝陽行業”的保險業務員正在被瘋狂輸出啊?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誒~這個時候知識點來了,大家有沒有看到一個非常熟悉的字眼?互助?是的,大家現在參與的所謂“相互寶”之類的互助計劃的最早雛形,只不過互助的標的,從生意,變成了身體,又通過“科技賦能”(臥艹,讓我笑一會兒……我現在對這詞兒有PTSD症狀)把事發之前給錢,變成了事發之後給錢了。

Emmm……事後……錢……果然資本都是饞人身子的。突然很想靜靜呢……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現在請大家收回飛向遠方的思緒,我們回到正題。

後來保險就開始進入了第二個階段,有人從裡面聞到了利潤的味道。是的,保險人出現了。

不不不……不是你們理解的業務員,本篇不討論業務員。這裡的保險人的意思是和投保人、被保人相對的那個承保人,換句話說,最早的和保險公司相同性質的人或者組織出現了

必須承認,第一個想到通過保險賺錢的人絕對是個天才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咱們來理順一下思路。讓我們看一下,保險最基本的形態,從每個人,一人出一塊錢,到有人做生意失敗,血本無歸,中間總是有個時間間隔的。當然,如果真有人前腳出了一塊錢,後腳咔嚓一個霹靂把他的全部家當劈碎了,劈成灰了,連殘值都沒剩下,那我也無話可說。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我們先假設,這一百個人都沒倒黴到自帶引雷體質。那麼,我們會得到什麼結論呢?有100塊錢,放在那裡,啥作用都沒起,就幹放著。這就搔到一些聰明人的興奮點了,他們開始興奮起來了,這筆錢放著也是放著,不如,我們拿去放貸?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這簡直是個天才的創意,眾所周知,放貸是有利息收的,那麼如果還是一百個人每人出1塊錢,然後如果有個倒黴蛋虧完了自己最後一條內褲的時候,還是給他100塊。嘿嘿嘿,沒啥成本白賺了個利息錢。現在大家知道為啥頂級富豪會挖空心思進場玩保險了吧。


最早的保險,玩的就是這麼個空手套白狼的手藝,經過漫長的發展,放貸賺到利息這件事,被描述為“利差益”,放貸放虧了(坦白來說,放貸都能放虧了的,也就不要玩保險了),就叫“利差損”。而今天“利差”仍然是保險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這個時候就有小夥伴會說:“哎呀,司南啊,為什麼你說的一直都是做生意虧了,保險給賠錢的事情啊?壽險呢?重疾險呢?怎麼不講一講啊?”

嘿嘿……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這篇只是“第一啪”,這次就到此為止了,大家下次發車見。


東半球第二浪的男人講保險:保險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