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為何誓要剷平魏忠賢墓碑?還讓他寸草不生

天啟年間,魏忠賢橫行朝中權傾天下,生祠遍及全國。生祠裡有魏忠賢的雕像、畫像,享受官員和百姓的叩拜。他不但建生祠,還給自己在碧雲寺這個地方建了一座生壙,極盡豪華。

天啟朝工部侍郎萬燝。他負責修建明光宗朱常洛的慶陵,工程中需要大量的銅。他知道內府的廢銅堆如山積,就跟內官監要,“魏忠賢怒,不發”,他又為這事上疏皇帝。“魏忠賢益怒”,假借皇帝的名義把他責罵了一頓。

康熙皇帝為何誓要剷平魏忠賢墓碑?還讓他寸草不生

天啟皇帝朱由校這時才十八九歲,酷愛做些木工、漆匠之類的活,在水裡操作的木偶就是這位小皇帝的一大發明。可是朝中的大事呢,就全部由魏忠賢一手包辦。

萬燝的奏章落在了魏忠賢手裡。他先派自己的爪牙到萬燝家中毆打萬燝,又以皇帝的名義責打萬燝一百廷杖,並且將他罷官、削職為民。

康熙皇帝為何誓要剷平魏忠賢墓碑?還讓他寸草不生

一頓毒毆之後,萬燝已氣息奄奄,打完一百廷杖,萬燝昏死了過去,等他甦醒過來之後,眾小太監又連踢帶踹,大打出手。四天後,萬燝身亡。魏忠賢還不解恨,汙衊萬燝貪汙,把萬燝的家也弄得破了產。

這是天啟四年的事。可見這時魏忠賢的墓已經建成。

又過了三年,二十二歲的天啟皇帝朱由校一病不起。有史料說,他是吃了魏忠賢給他的壯陽藥縱慾而死的。由於朱由校沒有子嗣,便遺命由的他弟弟朱由檢繼承了皇位,即崇禎皇帝。

朱由檢早知魏忠賢之惡。朱由校病危時,魏忠賢派人把朱由檢接進了宮。這時,那些反對魏忠賢的大臣,死的死,罷官的罷官,朝中上下大部是魏忠賢的心腹,連魏忠賢的子侄、族孫、親戚,也都身居要職。進宮之前,朱由檢只怕遭遇魏忠賢毒手,在袖子裡藏了乾糧;進宮後一個人秉燭獨坐,見一太監攜劍經過,便讓太監把劍給他留下了。

朱由檢上臺不久,就將魏忠賢打發到鳳陽去充當淨軍。魏忠賢在去鳳陽途中,還帶著一幫身懷利刃的亡命之徒,前呼後擁。崇禎皇帝知道後,命令兵部派錦衣衛火速去逮捕魏忠賢一夥。魏忠賢得到密報,在酒店裡上吊自殺了。崇禎皇帝下令將魏忠賢的屍體割碎,頭顱掛在河間府西門示眾。

康熙皇帝為何誓要剷平魏忠賢墓碑?還讓他寸草不生

有一種說法是,崇禎末年,李自成大軍兵臨北京城下,朝中沒有可以倚重之人。一個太監對朱由檢說:假如魏忠賢在,局面一定不會糟成這個樣子。為了籠絡眾太監為自己效命,崇禎皇帝下令收葬了魏忠賢的遺骸。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御史張瑗奉命前往西山一帶巡視,發現碧雲寺後面“峻宇雕牆,覆壓數重,蔥鬱綿亙,金碧輝煌”,以為是前代王侯的寢宮,一打聽,原來是魏忠賢的墓。只見兩通高大石碑,上面刻著“欽差總督東廠官旗辦事掌惜薪司內府供用庫尚寶監印司禮監秉筆總督南海子提督保和殿完吾魏公之墓”,墓碑背面刻著“孝官孝孫”六七十人的名字,卻沒有立碑的年月日。——由此看來,這個墓不是空的,確實埋葬著魏忠賢的遺骸。

康熙皇帝為何誓要剷平魏忠賢墓碑?還讓他寸草不生

張瑗於是將此事報告給康熙皇帝,建議“僕毀”。經皇帝批准,康熙四十年六月,魏忠賢墓被拆除剷平了。那些翁仲、石獸什麼的,也就地掩埋了。

康熙帝對魏忠賢如此憤恨的原因:第一要為了向世人表達自己對於魏忠賢的厭惡。第二是告誡自己不要像明朝一樣寵信宦官。。

康熙帝憤恨魏忠賢死後58年,康熙皇帝下令把魏忠賢的墓地夷平,既看出康熙對魏忠賢的恨,也向世人表明,清朝不會出現宦官專政和姦臣當道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