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在中國的北方,有一個全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這塊平原其實也是一個大盆地,東部是長白山脈,西部是大興安嶺,北部是小興安嶺,南部則橫著燕山山脈。越過燕山,是中國的另一個大平原華北平原,在華北平原的最北部,便是現代中國的首都北京。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2、在東北平原的西南角,是西遼河平原。西遼河由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和新開河等主要支流匯合而成,就在這一區域的中心部位,中國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國寶吐鄉興隆窪村,發現了中國現存的、歷史最為悠久的玉器——興隆窪玉器。所以,興隆窪玉器便成為舉世公認的中國古代玉器之鼻祖。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3、興隆窪,是中國東北先民們最早開發的農業基地,而敖漢旗,直到現在仍被稱做“內蒙古的糧倉”。這裡的農村聚落,始建於距今8200~7400年前,故而興隆窪村就被稱為“中華第一村”。中國最早的同時也是最昂貴的藝術品裝飾品,興隆窪玉玦,大約在8000年前產生於此,在中國東北平原的西南一角。隨後,整個東北全境以及黑龍江北岸的西伯利亞、朝鮮以及日本,先後都出現了相類似的玉器。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4、興隆窪遺址全貌和這裡出土的玉器。最初的人類,普遍使用骨制和牙制裝飾物,可能他們在打製石器的過程中,或者是在西遼河河灘上的卵石堆上,發現了這堅硬而美麗的石頭,用它來做裝飾品,具有特殊的光澤和高貴的質感。但是,用玉石來作裝飾物,在當時的條件下,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工成本,所以,只有發達的農業和長期定居的環境,才能為這樣的消費,提供物質上的保證。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5、在蒙東和遼西,源於興隆窪的玉器一直在持續和穩定地發展,在距今6000~4500年之間,人們習慣於將產生於東北平原的玉器文化稱作“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玉器不僅遍佈東北全境,而且還大量分佈於內蒙古東部和河北省北部。經過3500年的發展,東北制玉工藝達到了一個至今仍然難以企及的高峰。從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到夏家店下層文化,這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6、紅山文化玉器的製作,到底終止於何時?沒有人能夠準確地回答。圖①是紅山文化勾雲形玉器,長11.4㎝,但是它出土於陝西省鳳翔縣郭店村春秋晚期秦墓;圖②是一枚玉豬龍,它出土於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鎮戰國中期3號秦墓;圖③也是一枚很標準的紅山文化玉豬龍,高13.5㎝,它出土於陝西韓城梁帶村春秋早期芮國墓。圖④~⑦的4件紅山文化玉器,均出土於安陽殷墟商晚期婦好墓。令人不解的是:圖①和圖③是兩件保存極為完整的典型的紅山文化玉器,它們為什麼為出現在春秋和戰國時代的陝西呢?或許商王朝和周王朝,他們與北方民族的交往,較之於南方民族,更為密切。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7、河姆渡文化遺址群,位於浙江省中部的寧紹平原,因其首先發現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鎮金吾廟村而得名。她最深的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年。在河姆渡遺址的四個文化層中,都出土了玉玦或者石玦。古老的玉玦出現在河姆渡,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因為它從此播下了南方玉器文明的種子。興隆窪在東北,河姆渡在江南,難道這兩個史前部落的先民們同時發明了在耳朵上穿孔佩帶玉玦的“遊戲”嗎?這不太可能。還有這兩個遺址出土的鳥形陶盞,又幾乎是一模一樣。這就是說,至少在7000年前,有人從東北平原,越過燕山,或者是順著遼河南下,然後沿著渤海、黃海和東海海岸,來到了氣侯溫暖的南方。一千年後,這批北方移民又慢慢地變成了南方民族的一份子。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8、馬家濱遺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馬家濱文化的代表遺址。它的年代距今約6000年。 在同一地域,馬家濱文化後來又發育出崧澤文化和和著名的良渚文化。在馬家濱遺址出土的玉器中,玉玦佔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不知是什麼原因,起源於西遼河平原的玉玦竟然首先傳播到了更靠南邊的河姆渡,而不是錢塘江以北太湖以東的杭、嘉、湖平原。但我們知道,太湖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平原、平均海撥極低,在7000年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沼澤,而它南部的寧紹平原,緊靠著武夷山脈北端的高地,所以這裡竟先一步成為了河姆渡人的水稻種植基地。在佩帶著漂亮的玉玦的北方移民來到河姆渡以前,可能有人先一步開發了寧紹平原,他們就是來自長江中游洞庭湖流域的,善於種植水稻的南方民族。於是,在7000年前,南北兩大農業民族,在長江下游的寧紹平原地區,開始了華夏民族的第一次溶合。在長江三角洲,6000年前,當玉玦文化大行其道的時候,北方西遼河流域的玉器文化,仍在突飛猛進地發展著,除了純粹的裝飾品之外,紅山文化的玉神器和玉禮器,也紛紛誕生。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9、在中國南方腹地,洞庭湖流域的湘西沅江兩岸,7800年前,這裡有著高度發達的南方稻作文化以及精美的白陶刻繪藝術,這裡是中國最早的水稻種植基地之一,她也是傳說中南方炎帝的故鄉。7000年前,水稻的種植技術,從洞庭湖流域進入長江下游地區,一同進入長江下游的,還有湘西的陶器刻繪技術。在大約距今6400年前後,古老的南方文明,曾經以極高的姿態東進和北上,一度在黃河下游的豫東、山東和淮北地區,取代太昊氏部落而成為新的地區霸主。而作為文明的反饋,河姆渡和馬家濱的玉文化,同時也在向長江中游地區傳播著。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0、城頭山遺址,位於湘北澧縣車溪鄉的南嶽村,這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址,年代為距今4800~6000年,它的早期,屬於大溪文化 。在這裡出土的玉玦,已經體現出南方玉器的特色,而象玉璜這樣的南方玉器,也已經開始流行。這個遺址號稱中國第一城,同時這裡也是南方文明向北方擴張的第一個中轉站,從這裡越過長江,可以進入江漢平原,再向北,可以從大別山西側進入淮河平原,再向北,則可進入黃淮平原。在距今6400年左右,南方文明向東方和北方的擴張是極為驚人的,速度極快。很顯然,南方民族不再滿足於江南丘陵地帶的自然環境,他們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漢平原、蘇皖平原和華北平原的南部,發現了大片大片可以種植水稻的優良土地,以及非常豐富的水資源和野生動物資源。如果從中國地形圖上看,中國的中東部是一大片的代表低海撥的綠色,而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最年輕的大陸,蒼海桑田,她們剛剛不久從淺海、湖沼轉變為適於耕種的土地。當然,從淺海的海床變成平原也許要經過了幾千年或幾萬年的時間。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幾萬、幾十萬年以上的最古老的人類遺址,均出現在高原地區和平原中偶見的山區,而低海撥的近海平原,則很少見到古人類活動的遺蹟。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1、大溪文化,是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四川省巫山縣大溪遺址而得名。其分佈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 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西段的兩岸地區。大溪文化存續的年代,大約在距今6400~5300之間。在6000年前,巫山大溪是玉玦由東向西溯長江傳播得最遠的地方,那裡是長江流出四川盆地的出口。而玉璜文化在南方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興起,不唯與水稻的種植有關,而且與漁業和原始的航運有關,我們看到這個時期的玉璜,既象船也象彩虹,它起源於南方先民們對水神的崇拜。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2、大溪文化的分佈範圍,在重慶至長沙之間的長江中游地區,特別是洞庭湖流域,是中國南方稻作文化的發源地。而長江三角洲地區,由於海撥較低,形成大片的可耕種的陸地較晚,所以玉器的起源也較晚。不過,在錢塘江以南的寧紹平原,因靠近武夷山北部的高地,7000年前就開始了水稻的種植。可以推測,在7000年前,洞庭湖流域的水稻種植技術,首先由西向東順著長江傳播到這裡,緊接著,北方的玉器文明,沿海路南下也來到這裡。所以我們說,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最初有兩個源頭,一個是來自長江中游地區的稻作文明,順長江而東進,一個是來自西遼河平原的玉器文明,沿海路南下,最後在寧紹平原的河姆渡一帶匯合。在距今6000年左右,河姆渡的玉器文明,越過錢塘江向北擴展,最後促成了馬家濱玉器文化的繁榮,同時又溯長江向西反饋,催生了重慶巫山大溪玉文化,以及湖南洪江高廟玉文化。令人吃驚的是,在距今8000~6000年之間,東北玉文化的傳播,竟然避開了遼闊的華北平原直接來到長江下游地區,而只有燕山以南的河北省北部是一個例外。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3、中國玉石資源分佈圖。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玉石資源主要分佈在西部的高原地區,所以玉石是大陸飄移和造山運動的產物。但是在5000年以前,中國的玉文化卻是起源並且繁榮於中國的東部的平原。玉器本身是農業文明高度發達的產物,沒有充足的糧食儲備,就養不起眾多的玉器匠人,但是同時,如果沒有就近的玉礦可以開採,也就難以形成發達的制玉業。人們常說,東北紅山文化玉料主要是岫巖玉,但是在燕山的北側,努魯兒虎山也有與岫巖玉相類似的礦石。而且良渚玉器、凌家灘玉器的玉料,也被證明來自其附近不遠的山區。所以說,最少在5000年前,如果說在中國東部發現了大量使用新疆和田玉製作的“高古玉器”,那不是神話,便一定是假古董商編造的謊言。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4、距今5000年前,中國玉器文化的分佈圖。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它與中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高度吻合,也就是說在大興安嶺以東、太行山脈以東、南嶺山脈和武夷山以北的綠色平原地區,產生了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和輝煌的玉器文化。可以說,上述地區構成了新石器晚期最後4000年的,中華玉器文明的基礎。但是,作為古老文明的誕生地之一,黃河下游的泰山地區、汶河地區、泗河地區、山東半島以及淮河以北地區的玉器文明卻並不發達。這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上述地區玉石資源相對的饋乏;第二,經常性的洪水爆發嚴重阻礙了農業的發展,使該地區的農業水平遠遠低於長江流域。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5、大汶口遺址,位於泰山南麓大汶口鎮的汶河兩岸,其年代距今約6400年~4600年前左右。包括山東省境內及江蘇、安徽北部和河南東部、河北南部、遼東半島等大片地區,均發現了大汶口文化的遺存。在大汶口文化形成之前,上述地區還發現了距今7500~6400年之間的北辛文化遺存。就體系而言,大汶口文化玉器略顯雜亂,數量也不是很多。在大汶口文化與良渚文化交匯的蘇北地區,雖然出土了數量較為可觀的玉器,但其中的絕大多數應視為良渚文化玉器。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山東和安徽省北部出土的玉器,則應視為龍山文化玉器,還有就是良渚文化晚期玉器的北傳。據說在山東的泰山、鄒縣和萊陽等地,確實發現有玉石的礦藏,但是大汶口人顯然沒有專門派人去開採玉石的傳統,也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的制玉產業,而大汶口人所用的玉料,極有可能只是一些在河床中散落的玉石沖積物。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6、從泰山、沂蒙山地區到山東半島,在華北平原的東北部形成了一片古老的大陸,這一地區本身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在泰山南坡的汶河和泗河流域,孕育出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普遍存在的用龜甲隨葬的習俗,以及著名的大汶口彩陶,顯示出大汶口文化的成份中,有著黃河裴李崗文化以及仰韶文化東傳的影響;而大汶口彩陶中常見的八角星太陽紋,卻最早出現在洞庭湖流域。在魯西南王因地區,貧窮的女巫們戴著成串的陶鐲,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市的哈克遺址,西伯利亞最原始的薩滿教,可能在距今6000年前左右,落戶于山東大汶口。身處中國東部平原之中最早的瀕海大陸,大汶口文化在北辛文化的基礎上,在吸收了南下的、西來的和北上的多種文化基因之後,變得十分成熟和豐富,以致於在整個黃淮地區、江淮地區和長江三角洲,無不體現出大汶口文化強大的影響力。傳說來自西方的太昊帝,曾經建都於豫東的睢陽(陳),而北上的南方炎帝部落,後來取太昊氏、女媧氏和有巢氏而代之,先都於陳,後都於曲阜。這大致上說明了大汶口文化接受各方文明的先後順序:黃河中游的文明,先一步順著黃河到達山東,然後是東北文明,南下與之匯合,最後是南方的炎帝部落,越過長江、漢水和淮河,來到黃河下游的南岸。此後不久,在距今大約5600年左右,炎、黃二帝分別代表著南、北諸部落,在黃河下游的兩岸,在山東、河北和山西地區,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7、若羌文化玉器。若羌文化起源於中國的大西北,在崑崙山脈和阿爾金山北坡,塔里木盆地的東部,若羌文化存續的時間大約在距今5000~4000年前。上圖這些玉器以玉斧為主,均出土於著名的若羌樓蘭古城。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盛產美玉的地方,5000年前,這裡的先民們心目中,可能還沒有形成“玉” 的概念。這些沒有鑽孔的玉斧,是再也普通不過的木工工具,先民們可能用它們來製造船隻,以便於在塔里木河或者車爾臣河上捕魚。乾燥的塔里木盆地,使得這些玉斧一直保持著它們的本色,而千年風沙的吹蝕,並沒有使這些玉斧的表面變得光滑和細膩,總之在那時的塔里木盆地,玉石和普通的石頭相比,除了更硬一些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隨著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化,越來越多的人們四散遷徙,一些人可能沿著阿爾金山北坡向東路過敦煌,然後穿過玉門關,順祁連山東側而下,便望見了賀蘭山東面的黃河。在距今4000年前後,新疆的美玉,隨著塔里木人或者是羅布人的東遷,從此名聞天下。於是,一條比絲綢之路還要早2000年的玉石之路,由此而開通了。故事講到這裡,凡是愛玉的朋友們應該明白了:如果有人向你推介一萬年以前,或者是五千年以前來自新疆或者蒙古高原的美玉,這些玉上面全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文字,甚至還有玉製的“識字課本”,那麼你就應該小心上當了,一切虛構的“歷史”、虛構的高度發達的“文明”和所謂的西北“陽刻文字”,全都不過是假古董商騙人的把戲。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有考有據,根本無須做假,自然也能夠屹立於東方。

漲知識|玉器時代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上)

18、曲貢文化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北郊的娘熱山溝曲貢村,距今年代約在3500~4000年之間。曲貢發現的這些玉器,證明了拉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開發和定居,而在此時,西藏地區已經發現了青銅器。卡若文化遺址,在西藏昌都鎮以西約十二公里處,距今年代約在4000~4500年之間。受史前地理環境的影響,同樣有著豐富的玉石資源的青藏高原,玉器的製作,仍然以玉錛、玉鑿為主,這些堅硬的石頭,用作木工的工具,在昌都的卡若,仍然普遍使用著玉錛和玉鑿,而河煌地區的羌人,曾遷居於此,他們構成了早期藏族先民的一部分,於是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黃河上游文明的影子。如果有人說,他們擁有或者密藏著一萬年前,或者五千年前,來自青藏高原的玉器,在那上面契刻著精美的圖案和所謂中國最早的“拼音文字”,那是逗你玩以及騙你錢,不過它們常常會使一些不學無術者欣喜若狂,從而花重金“收藏”,以為憑著它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輕易改寫中國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