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警徐步高,将枪口对准同僚的高智商罪犯

童年时代的徐步高是一个活泼、正常及快乐的小孩子,与母亲感情较父亲好,亦得弟弟崇拜。小时候他随父母从内地搬到香港,因为当时生活水平差,自少已养成刻苦耐劳性格。青年时期的徐步高学业成绩平平,但喜欢阅读,父母离异对徐步高而言是致命打击,

魔警徐步高,将枪口对准同僚的高智商罪犯

大学毕业毕业后,徐步高曾经做过几年的金融经纪,因为工资不多,他同时做3份兼职。但是因为太急于赚钱,结果帮人家炒卖却是一亏再亏,对徐步高打击很大,心灰意冷后便辞职了。后来,徐步高一度到希腊流浪,其间做过很多工作,包括洗碗洗碟。但是徐步高厌倦“黑市居民”的感觉,1993年回到香港,曾在东区海底隧道做收银员,又做辅警,不久他开始投考警察。

  投考警察,是徐步高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警察学校时,由于徐步高自己感觉到已经虚度光阴几年,为了追回自己失去的时光,在学校学得非常努力,所有的事情都全力以赴,他左右手都可以开枪,读书也加倍勤奋,终于考得银笛奖,体能和射击都很突出。

 

魔警徐步高,将枪口对准同僚的高智商罪犯

 自信爆棚的徐步高开始报考升职考试,他觉得自己完全够条件,升职根本就是小事情。但是,第一次考试,他笔试及格,面试只得到“丙”,升职无望,他毫无心理准备。据同事回忆说,那时他有些傻眼。第二次考试,他笔试成绩更是良好,他自己觉得更有希望,但面试成绩依然是“丙”。后来查得徐步高面试时候,表现过于自我,令警队高层不满。

魔警徐步高,将枪口对准同僚的高智商罪犯

经过两次失败后,同事说,他平时容易跟同事冲突,有点像“活火山”。眼见已到30岁,徐步高决定要把握难得的机会,在2000年一年中他就曾3次参加升级考试。在警员/高级警员擢升警长升级检定考试中,徐笔试成绩很好,在2105名考生中以68分名列第二,随后还曾接受警方内部刊物《警声》的访问。这次考试成绩优异,全警队皆知,徐步高没有想到,他的面试成绩再次为“丙”。

魔警徐步高,将枪口对准同僚的高智商罪犯

徐步高徐感觉自己的努力无法得到回报,他申请加入飞虎队,失败;申请做警长,得不到上级推荐失败;申请去做机场特警,又因为年纪太大再次落榜,这一连串的事件对他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这些事情对他的打击非常的大,造成他的心理扭曲,对于同僚的仇视日益加深,最终产生了枪杀同僚的罪恶想法。

2001年3月13日中午12时,梨木树警署接到电话,一名自称姓陈的男子投诉受到梨木树邨松树楼15楼一单位的电视声所骚扰。巡警到场发现并无噪音问题,回电未能接触投诉人后离开。

翌日中午12时,荃湾警署报案室一个供内部使用、没有录音装置的电话,接到一名自称姓曾的男子投诉噪音;值班警员转告投诉人致电梨木树警署。5分钟后,梨木树警署接获曾姓男子电话,投诉石围角邨“石桃楼A座552室”有音响噪音。值日室警员按当值表,通知警员陈子坤前往。

当日早上,警员梁成恩因为处理一宗袭击并没有出外巡逻,并与陈子坤调换了午膳时段。梁成恩听到同僚被召唤,就主动接手。12时20分,梁成恩抵达石桃楼,但未有发现,于是以手机回复报案室:“已到石桃楼552室,但听不到有声音,不如给报案人的手提电话派,我直接联络他。”值班女警于是根据资料告知梁成恩该投诉人电话号码。其后,梁成恩受到袭击。

12时38分,梨木树分区第3巡逻小队主管林荫民督察抵达现场,发现身中五枪(分别击中左肩膀、后颈左方、左胸腔下方、左眉骨及头盖骨中央)的梁成恩面部朝天,“左眼凹陷,面色苍白,没有呼吸”。梁成恩其后被往送荃湾仁济医院抢救,下午1时41分证实死亡。

下午2时,警方破门进入遭投诉噪音的552室单位,证实空无一人,其后再破门搜查五个无人应门单位。警方追查该投诉电话,证实由手机打出,并无正式登记机主。由于嘈音投诉证实虚报,而且警员枪袋有特别的防抢枪装置,因此警方认为凶徒是存心布局犯罪行凶,并可能是熟悉警方内部运作者所为。

由于没有目击者,警方必须依靠环境证据及科学鉴证技术搜证。有住户供称,凶案现场附近的545及547室外,案发时有3个可疑的白色垃圾胶袋。在听到枪声前,听得有人在走廊拖行垃圾袋,怀疑是凶徒假扮清洁工人的道具。而鉴证人员在现场的门框、后楼梯位置发现血渍,偏偏在右边一道防烟门不见血渍,因此估计当时凶手将右门打开,并埋伏在右门袭击梁成恩,鉴证专家从门口及梁成恩的颈部套取到怀疑属于凶手的衣物纤维。在梁成恩身旁发现一个怀疑属于凶手的口罩,法证专家则找到死者和一名不知名男子的DNA样本。

现场共开6枪,其中5枪击中梁成恩。此外,军械鉴证亦证实梁成恩可能有接触过佩枪,但由于梁成恩的双手手掌及手背并没有发现开枪后的遗留物料,因此证明梁成恩当日并未开火。根据法医的推断,肯定梁成恩头顶所中的是第一枪,亦是致命的一枪,怀疑梁成恩当时应是被人用武器或其他方式威胁蹲下或跪下,然后被人在头顶开枪。梁成恩头部中三枪倒地后,被人拉扯风褛衣领翻转成向右侧卧,再被人从背面开两枪。

警方曾经寻遍全港共1160间出售口罩的店铺,甚至联系内地公安助查,但都找不到口罩的来源。警方亦对梁成恩的背景作全面调查,接见逾350名梁成恩生前朋友同僚,包括同学、警区同事,和一同在警察机动部队受训的同学。警方亦检走在石围角邨8座大厦、地铁大窝口站及荃湾站的闭路电视的闭路电视片段,调查疑凶的逃走路线。

该案引起了香港警队高层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时警方创纪录地悬红100万元港币缉拿凶手。但是警方一直没有线索,直到9个月后发生银行抢劫案。

2001年12月5日中午12时10分31秒,一名身穿鲜红色长袖上衣、黑色便服长裤、戴白色手套及墨绿色飞虎队头套、左手持点38左轮手枪的贼人,冲入荃湾丽城花园丽城广场6号地铺的恒生银行行劫。当时巴基斯坦籍护卫立刻举枪与匪徒对峙,并以广东话对匪徒说:“做咩事?唔好乱黎!”(干什么?不要乱来!)匪徒步步进逼,向护卫大喝两声:“放低枪!”(把枪放下!)但护卫没反应,贼人遂向他身上开了两枪。匪徒其后攀上柜台的玻璃屏风,此时巴籍护卫虽中枪,但仍企图还击,站直身子,举起霰弹枪瞄准贼人。贼人见状,就从窗口跃下,快速去到护卫身后,将他按在地上,瞄准其后颈近距离再开一枪,Khan最终不支倒地。

此时,分行经理区丽晶按动连接总行保安部的警钟,并压低声线报警,但由于声线太弱,999报案中心人员未有清楚听到内容。匪徒从4号窗攀过玻璃屏风,见到区拿着电话筒,即对她说:“咪郁,有炸弹!唔准听电话,踎低!”(别动,有炸弹!不准听电话,蹲下!)匪徒最先由4号柜台的抽屉取出现金,然后发现5、6号柜没有放置现金,再搜7号及3号柜台,迅速掠去49万2880港元及1091美元,匪徒于12时11分49秒离开银行,全程仅1分18秒。其后匪徒进入丽城广场,经商场后门逃往丽城花园第6、7座平台,然后沿行人天桥往海安路方向逃去无踪。

Khan在下午12时30分送抵仁济医院,送院前证实不治。

匪徒在银行的4号与5号柜位表面及现场纸张上,分别留下3个鞋印。鉴证人员将鞋印与现场闭路电视录影比对后,确认现场遗下的鞋印,同属一只穿上美津浓(Mizuno)男装27号半的波鞋所留下。探员调查得悉全港共有40个出售同款鞋的零售商,而警察俱乐部及机动部队亦有出售该鞋款。由于相信是警员所为,探员曾经透过警队内部刊物《警声》及在各区警局张贴海报,呼吁在警队内部购买4款指定波鞋的同僚,可以用旧鞋换领300元赠券,而其中一款相信就是为凶徒所穿着。最后有12名警员更换旧鞋,但全都并非当日犯案同款鞋,有关行动徒劳无功。

警方再次陷入僵局之中,虽然知道两起两起案件属于同一人所为,但是没有任何有效线索查找凶手。到目前为止,凶手实施的案件属于我们所说的完美犯罪,如果凶手停止犯案,那么将会一直逍遥法外。而凶手也停止了任何行动,直到五年后。

2006年3月16日晚,警员冼家强与曾国恒,乘坐警车抵达尖沙咀天星码头开始巡逻,当日他们的巡逻路线是“第19咇”,途经行人隧道(即案发地点)。

3月17日凌晨1时12分,两人走到柯士甸道行人隧道,并在隧道中央的警员签簿处签到。两人在隧道内前进,走在前头的冼家强正准备沿隧道楼梯拾级而上时,突然看到梯间左边靠墙位置,有一名神情非常可疑、古怪的男子站在高一级,该男子双手放在腰间,当冼家强想截停盘问时,该男子突然从腰间拔枪,向他开火。冼家强意识到自己中枪,并拔枪指向该男子,但对方试图用右手捉著冼家强持枪的双手,冼随即开了一枪,并与该男子进行纠缠。接着见到对方的手枪从左手跌下,冼再开第2枪“却没有声响”,故再开第3枪。两人纠缠期间,双方互相拉扯,该男子曾试图屈曲冼家强的双手,令枪管指向冼,冼发力还击将枪管指向对方。然后,冼听到一轮枪声,并且感到该男子身体开始乏力,随即用力将他按在地上,两人双双倒地。冼家强负伤倒地之后,右手紧握警枪指向该名男子,左手按动无线电通话器通知总部,直到听到增援警员到场才松开紧握的佩枪。在枪战发生后,中枪倒地的曾国恒曾经以低沉声音要求一名正准备进入隧道的途人替他报警,当时该名途人面露惶恐,收起使用中的手提电话,立刻攀过铁栏越过广东道,朝尖沙咀方向不顾而去。

警察指挥及控制中心在凌晨1时14分12秒,首先接到曾国恒按动通讯器的紧急掣,2秒后收到冼家强按动紧急掣,并尝试与两人联络,但没人回应,只有背景杂声。控制中心在1时15分派遣冲锋队到场支援,1时15分20秒,警长黄志强最先赶到现场,发现曾国恒、冼家强和可疑男子倒卧在隧道内。当时冼家强左手还执住俯伏在他身旁的疑人衣领,并向黄求救。另一名赶到现场的警长林镇雄则替疑人扣上手铐,并翻开他的身体检查,发现他右胸压着一支已生锈、枪嘴有血渍,而且以黄色胶纸包裹枪柄的手枪。

警方从疑犯身上的个人证件,证实疑犯就是休班警员徐步高。在他身上亦发现一对警用黑色皮手套、两束分别有两条及四条的锁匙、一个放有警察委任证、警察体育游乐会会员证、身份证、住户证等个人证件的啡色钱包、两张驾驶执照及一张载列大屿山竹篙湾警岗同僚电话的通讯录。根据警方调查所得,徐步高在3月16日晚上11时48分下班离开大屿山北警署,往他的住所东涌裕东苑的停车场取电自行车,花4分钟驾电自行车往逸东邨家兴停车场。其后,徐转驶一部报失客货车,由东涌开往油麻地官涌街,泊车后步行抵达案发现场,警方模拟所需时间约为33分钟,推测徐于当晚12时21分抵达现场。探员在徐步高的电自行车搜获与他离开警署时穿着类似的衣物,相信他在出发之前曾经易容更衣。

警方在徐步高的电自行车上捡获一张记录了巡警到广东道政府合署签簿时间、巡警数目等资料的纸张,由此可分析出广东道行人隧道是尖沙咀警区及油麻地警区的警员巡逻交界,两区警员巡逻时都会经过隧道,但经由不同出口离开,路线不会重叠。警方怀疑有人刻意抄下两区警员签更时间,得悉凌晨1时半前两区的警员不会同时在隧道内出现。而案发时全港405条行人隧道之中,仅有7条隧道同时设有弧镜及警员签到簿,案发的广东道行人隧道是尖沙咀区内4条同类隧道之中,唯一没有安装上闭路电视的,加上隧道附近环境空旷,利于观察其他入口是否有人进出。隧道位置邻近三号干线,利于犯案后迅速逃逸。行人隧道内管道及平台附近共有5面凸镜,其中4面证实曾经被人移动过,使凶徒能更能观察警员进出而不被发觉。因此,警方认为凶徒显然经过精心策划,以巡逻警员为埋伏目标。

徐步高在案件使用的点38左轮手枪,枪枝已严重生锈,枪柄则以黄色胶带包裹,枪内3发子弹悉数发射,余下3发弹壳。警方其后证实此为梁成恩被抢去的佩枪警方亦证实徐步高所持手枪的编号,与梁成恩被抢去的佩枪相同,而在案发当日枪内3发子弹都成功发射,留下3颗弹壳;冼家强所持的警枪,其中3发子弹有被撞槌击撞过,但只有第1发及第3发子弹成功发出,第2发留在枪内,故手枪内仍有4发子弹。曾国恒的警枪则成功射出5发子弹,余下1发在手枪内。现场共开10枪,其中冼家强所开两枪并没有击中;徐步高所持手枪两枪击中冼家强、一枪击中曾国恒;曾国恒所开5枪则全部击中徐步高。现场所捡取的3支手枪均性能良好,然而徐步高所持的手枪用以固定弹弓的螺丝已受侵蚀而变短,被人放置纸张夹在螺丝与弹弓中间的空位,以固定弹弓位置,维持枪枝的发射功能。

法医报告指出,曾国恒在左耳前方位置中一枪,子弹打穿下颚骨至骨折,至喉咙的左后方,子弹因撞击到颈椎而“转向”,折射至右颈方向,并将右颈的大动脉、静脉、神经线全部切断。右内颈的伤口严重出血,令大量血液灌入气管,阻塞呼吸道致死。但由于伤势未触及脊髓及中央神经系统,法医推断曾国恒在中枪之后应能保持清醒及一定的活动能力,足以负伤走到平台另一端,然后向凶徒连开5枪。冼家强则身中两枪,一枪从右鼻孔打入,撕裂右鼻翼及损坏软组织,从右耳后方直出;另一枪击中左脚小腿,相信是案发期间有人纠缠令枪支跌落地,引发“走火”所造成。徐步高则身中五枪,都由身体右边射入,弹道方向相若,估计五枪是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其中致命的一枪从右腋下射入,水平贯穿身体,子弹进入胸腔后,打穿其右肺、心脏及左肺,造成大量出血及心肺功能受损。其余分别击中右胸下方、右后腰、另有两枪由徐的右下背打入脊椎,足以令他的下肢即时失去感觉及活动能力。根据三人伤势及血溅痕迹等现场环境证据,法医推断疑凶徐步高当时在隧道平台的左边位置(即港景峰出口),向冼家强与曾国恒施袭。冼家强面部先中枪,受伤后撞倒尾随其后的曾国恒,此时疑凶近距离向曾面部开一枪。其后徐步高与冼家强发生纠缠,此时仍然清醒的曾国恒负伤移至隧道平台的左边位置,向疑凶开火5枪还击,然后将警枪放回枪袋内,并向路过的途人呼救,最后不支倒地。

2007年4月25日,陪审团在毫无合理疑点的严格标准下一致裁定,徐步高是非法杀害梁成恩、巴籍护卫KhanZafarIqbal及曾国恒的凶手。而徐步高也被媒体称为魔警。后来杜琪峰电影《神探》便影射这起案件,而吴彦祖主演的电影《魔警》更是直接把徐步高的事迹搬上荧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