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4月13日,由沙特阿拉伯等13個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加上俄羅斯等10個非成員國組成OPEC+聯盟,在美國的居中協調下,達成史上最大的石油減產協議——970萬桶/日。這標誌著持續一個多月的“石油大戰”落下帷幕。


“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石油版“三國殺”


首先介紹一點背景知識:

世界上主要產油國分別是以沙特為首的OPEC組織、美國和俄羅斯。全球石油供應量升價減、量減價升,所以三者都希望另兩方減少產量,進而拉昇全球石油價格,而自己能擴大出口,搶佔市場份額。

因為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三國都不願意減少供給,既然如此,只好增產降價,打價格戰,幾位石油大佬先分出勝負。


“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而三個國家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沙特的優勢在於石油開採成本最低,可以低至10美元/桶以下;劣勢在於國內產業結構單一,非常依賴石油收入,價格長期過低,會影響國計民生,“石油大戰”期間,沙特發生政變,局勢動盪不安。

美國的優勢在於綜合能力強大,有資本、科技、軍事等諸多力量為石油產業加buff護航;劣勢在於美國以頁岩油為主,開採成本比較高,接近40美元/桶,所以打價格戰比較吃虧。


“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俄羅斯的優勢在於經常被西方制裁,所以耐受力比較強,在拒籤協議時,就做好“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的準備,而2013年,中俄簽訂的總額高達2700億美元的原油供應協議,也為它壯了膽氣;俄羅斯劣勢在於綜合手段較少,財政對石油依賴度大約在40%左右,也處於比較高的水平。

三國之間不是簡單的非敵即友的關係,在利益上多有交織。

沙特是美國傳統意義上的盟友,但是在2014年,也曾用大幅降價手段,意圖擊垮美國剛興起的頁岩油產業。此次俄羅斯不願讓步,也是期望通過降價打擊美國石油產業,搶回自2016年以來被美國搶走的市場份額。


“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增產、減價,石油也打“價格戰”


沙特首都利雅得時間3月5日,維也納召開OPEC+會議,沙特向俄羅斯等國建議,將現有210萬桶的日減產協議基礎上,繼續減產150萬桶,俄羅斯認為減產的受益者是美國,所以表示拒絕,減產協議流產。

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說:“這是我見過的OPEC歷史上最糟糕的會議之一。”

3月7日,沙特官方說為了“懲罰俄國拒絕配合OPEC的穩價減產”,進而發動兇猛的價格戰,取消限產的同時全面下調售價。宣佈將4月原油日產量從當前的970萬桶調高至1000萬桶、銷售價格調低6至8美元,同時聲稱如有需要可繼續增加產量。俄羅斯回應稱將日產能提高50萬桶。


“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雖然沙特說此舉是為了“懲罰俄國”,但是美國股市率先對“石油大戰”做出了反應。3月9日,美國標普500指數跌幅超過7%,原油期貨價格跌幅超30%,美股歷史上第二次熔斷就這樣不期而至,美股持續11年的牛市也就此中斷。

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發生,美國經濟遭受重大挑戰,而石油大戰如果持續,不吝於雪上加霜。美國積極斡旋的同時,這次石油大戰還獲得額外戰果——以美國為首的多個美洲國家也將加入減產行動中。據悉,美國、巴西和加拿大3國將共同減產370萬桶/日,另外美國還將為墨西哥減產25萬桶/日。

減產協議消息發佈後,國際油價大幅上漲。13日,紐約WTI原油期貨開盤即大漲8%,報2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開盤亦上漲逾5%,最高觸及33.99美元/桶。

“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對中國而言,利大於弊


石油大戰打響後,國內群聲鼎沸:“三桶油該降價了吧!”“趁便宜,趕緊買買買呀。”“又是一個‘有生之年’系列”……3月18日,國際油價跌至近20年新低,一篇名為《中國84艘巨輪拔錨起航,全球最大船隊直撲海灣》的文章在網上瘋傳,可惜的是,《上海證券報》已核實闢謠,這是一條假新聞。


“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那石油大戰對中國有什麼影響呢?

從好處來看:

1.如果原油價格大幅度下跌,國內迫在眉睫的通脹壓力會得到緩解,從而為中國實施更加寬鬆的政策創造更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2.疫情和石油危機導致全球信心不足,資本需要找尋新的高地避險,疫情得到控制的中國會是不錯的選擇。

3.國際油價低迷,有利於擴大戰略石油儲備和商業石油儲備。

4.低油價利於國際收支平衡,對於穩定人民幣匯率有幫助。


“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從壞處來看:

1.2013年,中俄以100美元/桶的價格,簽署了為期25年,總額高達2700億美元的石油大單,而目前國際油價暴跌不符合中國利益。

2.中美貿易戰時期,中國承諾加大從美國採購能源的數量,協議價格接近70美元/桶,石油大戰,能源降價,對中國已簽訂的合約來說,不划算。

3.國際油價下跌可能會加劇我國工業領域的結構性通縮,進而削弱企業對未來增長的預期。


“石油大戰”落幕,誰是贏家?


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新聞網、證券時報、三聯生活週刊、國際能源網、東方財富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