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大消費報告丨體育篇:“擼鐵”暫停現百萬虧空 雲端變現 健身房新場景晉升億萬風口

疫情下的大消費報告丨體育篇:“擼鐵”暫停現百萬虧空 雲端變現 健身房新場景晉升億萬風口

新冠肺炎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各行各業都遭遇困境,各大體育賽事或取消或延期, 日常的線下健身行業也未能倖免。對戛然而止的線下健身停擺有何對策、損失將達什麼量級,健身房何時才能重啟……前所未有的考驗擺在面前。

眼下的健身房關閉還只是臨時的“降溫”,對於各大健身品牌而言,線上健身直播如何變現才是他們著重考慮的問題。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市多個健身場所調查發現,在加強防疫工作的同時,各大健身機構都在採取線上直播授課的方式,尋求與客戶的溝通。部分健身從業者的直播課程已經可以用“熱鬧”來形容,市場熱度超乎想象。

以線下體驗為核心的健身房,無疑成為疫情以來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伴隨著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的應用,線上健身運營以及製播方式,也將發生革命性變化,尤其是豐富的線上互動可以增強和放大每一位線上和線下參與者的參與感、獲得感和成就感,這有望進一步增強體育行業面對不可抗力時的風險承受能力。

現狀:線下門店開業受阻

疫情來襲,北京的健身房在疫情期間全部停業,會員的權益也無法保證。受種種因素疊加影響,健身房的線下收入幾乎為零,新增會員方面也受到很大打擊。

北京商報記者向多家健身房調查瞭解到,自2020年1月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健身場所全部停擺,健身房無奈選擇閉門應對疫情衝擊。根據壹季健身訓練營聯合創始人祝賀的描述,由於壹季健身在北京線下有五家門店,一個月未開業,將至少減少了100萬元的收入,場地租金成本和維持教練工資的費用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3月9日,北京市體育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體育健身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進一步做好北京市體育健身場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部署。《通知》指出,目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體育健身行業為人員密集型服務行業,體育健身場所存在較大的聚集性擴散風險,同時,北京仍處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階段。依據北京市委市政府和體育行業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知》中指出四類體育健身場所繼續執行停業措施,一是利用地下空間等密閉場所開設的體育健身場所(通風條件較差);二是各類游泳場館;三是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其他健身場所;四是按照屬地疫情防控要求需停業的體育健身場所。

“由於健身行業主要盈利模式大部分是預付費制度,暫緩復工,營收實際上等於零。”祝賀表示,壹季體能在北京有五家線下門店,這意味著一個月不能營業,將少收入近百萬元。

開業已有三年的“易健身”同樣面臨線下停擺的困境,原定於3月1日線下復工計劃,不得不因防控要求,再次延期。作為一家小型健身私教工作室,創始人程天玩和所有中小微型實體企業面臨的困境一樣,“易健身”需要在停業狀態下養活一大家子人,同時向物業交租。

對於實行會員制度的健身從業者而言,在非會員個人原因導致無法營業的情況下,健身房需要為會員按停業時長延期會員時限。健身房真正的痛點在於接下來可能長達三五個月都將沒有新的會員辦卡。

2月9日,健身行業SaaS領域融資金額最大、用戶覆蓋最多的機構三體雲動,傳出裁員消息。部分三體雲動員工陸續接到公司人事通知,因疫情導致公司資金週轉困難,要求在被辭退和在家待崗中做出選擇,前者賠償0.5個月的工資作為生活補助,後者則按照當地工資的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工資,社保公積金停止繳納。

在不少從業者看來,作為健身行業服務商,三體雲動的動向或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程天玩透露,按照慣例,三四月份本應是健身房的銷售旺季,但受疫情影響,新增會員的收入肯定會減少,而“易健身”的主營業務裡有很大一塊是公司課程。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傳統健身房的抗風險能力相對來說會弱一些,尤其是預付費模式的,常常現金流斷裂。有統計顯示,75%的健身房轉讓或倒閉的原因是現金流斷裂,私教工作室的生存週期只有半年到一年。

毫不誇張地說,如今,整個中國健身房產業,都遇到嚴重的危機了,大家都要過“苦日子”了。

應對:直播授課流量變現

疫情下的大消费报告丨体育篇:“撸铁”暂停现百万亏空 云端变现 健身房新场景晋升亿万风口

如今,暫停的線下門店,怎麼活下去?北京市體育局在《通知》中給出了答案:對於引導廣大北京市民加強健身過程中的自我保護與防控,選擇安全的健身場所和健身內容,以及選擇居家健身和線上健身項目提出了倡議。

據瞭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體育總會、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北京市各級體育社團、各區體育局等紛紛行動起來,推廣居家健身和在線健身賽事。

在祝賀看來,疫情帶來的困境,也可能是健身產業轉型的契機,線上授課滿足了部分用戶不能到線下店而健身的需求。

2月1日壹季體能的教練小杰就開啟了第一場直播課程,2月3日,春節期間留京的7位教練排班開始一線直播,由開始的每天3小時,到現在的每天12小時課程直播,在此期間,不僅維繫了原有會員,同時也收穫了大批粉絲。

3月初,壹季體能開始嘗試線上收費課程。“499元的21天線上減脂訓練營,首批30名成員很快招滿了。”在祝賀看來,儘管第一次試水只有不到1.5萬元的收入,但總算實現了線上直播變現,下一步,他打算擴大招生,從而進化成一個長期運營的手段。

同樣,“易健身”也在直播平臺衝到了同時段平臺榜單前三的位置。同時如果粉絲覺得有價值,也會主動打賞,平臺會返利45%給直播教練,龐大的流量意味著變現成為可能。

此外,北京市體育局發佈了《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促進體育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要對體育產業加大減免和補貼力度、提升針對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服務水平、支持“互聯網+體育”應用等三大舉措,著力解決疫情中體育企業的燃眉之急。

祝賀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通過收費直播授課,壹季體能已實現了六位數的收入。《措施》中也提到了減免房租、停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方面的舉措,給健身行業的發展減輕了負擔。

在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課題組副教授郭斌看來,疫情當下,對於以前一直靠長期預付費模式的健身行業確實帶來了不小的衝擊,整個行業的發展路徑和健身企業的發展模式也將面臨著巨大的轉變,健身從業者如果能直面新的消費需求,搶抓居家健身的紅利,完成產品智能化、社群化和娛樂化的升級,會有較大的價值釋放出來。

趨勢:線上經營後勁十足

疫情下的大消费报告丨体育篇:“撸铁”暂停现百万亏空 云端变现 健身房新场景晋升亿万风口

事實上,通過此次疫情,直播授課具有未來發展的可操作性,通過直播手段能夠吸引,打破空間、時間限制。

業內人士普遍預測,線上變現在眼下疫情期間的確是個契機。這背後也是各個健身品牌的一場資源爭奪戰——影響力越大,流量越多,意味著對消費者的宣傳力度就越強,那麼疫情過後,線下門店客戶的重新激活甚至是新客戶的增長,就會更理想。

不過,受限於場景和設備,家庭場景下的在線健身仍處於一個不斷探索的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網絡直播健身,讓健身平臺吸引了資本的注意。2月25日,私教健身工作室DigPotency(潛能挖掘)宣佈獲得動域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投資,投後估值為1億元,這也是今年健身領域獲得的第一筆投資。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吳光遠認為,目前在各資本看中的平臺中,多數並非是單一的健身屬性平臺,而是藉助健身平臺,開闢了周邊產品。

直播收費僅僅是健身從業者轉戰線上,並擺脫線下依賴的縮影。從短期內的變化看,在線運動促使健身房意識到線上渠道變現的可能,會有意識擴大線上業務佔比。

同時,流量也一直是資本看中的重點。目前互聯網健身平臺中,Keep已經完成了四輪融資、超級猩猩也完成了D輪融資。

Keep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政策的支持下,在線健身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擁抱線上運動打卡。

Keep在疫情期間的統計數據顯示,Keep平臺女性活躍用戶佔比 60.5%,高於男性;北京在最喜歡居家運動的城市中排名第一;用戶運動時長平均每次36.2分鐘,對比2019年平均每次20分鐘的運動時長,有所提升。

對比2019年底的用戶活躍情況,疫情期間,00後運動群體增長4.3%。疫情期間活躍人群年齡段分佈:00後佔比42%、90後35.3%、80後16.3%、70後及以上年齡人群佔比6.4%。

郭斌認為,健身需求本身具有很高的黏性,直播平臺可以對接很多領域和關聯產品,設置端口和互聯網垂直電商結合在一起,打造新的健身場景和消費模式。

新的健身場景和習慣已然形成,今天的健身行業,正處於變革的階段,線下逐漸復甦的同時,新的洗牌和整合已無可避免。很多行業都期待著疫情後的恢復性消費,健身行業也是如此。正如一位健身教練所言:“戰勝病毒還是要靠鍛鍊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大家肯定會在疫情後積極健身。”

北京商報記者 藍朝暉/文並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