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如今汽車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如果對汽車知識不瞭解一些還真出乎意料,在這樣耳濡目染的環境下一些汽車玩家汽車知識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對於平常我們經常聊到的那些人盡皆知的東西外都能聊出一二來。

1.安全氣囊是有使用壽命的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安全氣囊全稱是電子安全氣囊。安全氣囊系統是一種被動安全性(見汽車安全性能)的保護系統,它與座椅安全帶配合使用,可以為乘員提供有效的防撞保護。在汽車相撞時,汽車安全氣囊可使頭部受傷率減少25%,面部受傷率減少8 0%左右。

理論上汽車的安全氣囊設計壽命和整車使用壽命是一致的。但是由於設計標準的缺失,安全氣囊的實際壽命並沒有那麼長。雖然沒有明確的保質期,但是安全氣囊在使用8到10年之後即使沒有起爆,質量也難以保證,車輛每行駛1萬到2萬公里後,就應該到4S店檢查安全氣囊及其附屬部件。

2.方向盤並不是圓的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汽車方向盤乍一看是圓形的,實際上圓形的方向盤下影藏著非中心的方向機轉軸,方向機轉軸更靠近駕駛員,此設計可以為駕駛員騰出更多腿部空間,在駕駛時踩離合或剎車時避免腿部與方向盤接觸,提高行車安全;另一方面駕駛員上下車也更加方便,還有就是此設計更容易騰出較大視野給駕駛員觀看儀表盤。

所以當方向盤旋轉了180°之後就會出現儀表盤視野變小的狀況。而對於汽車操控要求較高的跑車,方向盤還會設計成類橢圓形,並大幅減少轉彎所需旋轉角度,汽車駕駛操控起來更加方便,駕駛員視野也更開闊。

3.雷雨天不可以去加油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在雷雨天氣狀態下加油,加油槍極易將雜散電流導入汽車油箱,從而造成不穩定汽油的分子運動加劇,從而引發火災、爆炸等安全隱患。

而在加油站中,燃油蒸氣濃度相比於其他地方明顯要高出很多,如果還繼續進行加油操作,燃油蒸汽容易被雷擊中,導致車輛和油罐將發生爆炸。

4.汽車後視鏡外側有條線並不是瑕疵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很多人在購車之後都會發現左後視鏡外側有一條線,甚至認為這是車輛製造過程之中的瑕疵。其實不然,這條線的設計是為了擴大行車時的視野、縮小視野盲區,給駕駛員併線、轉彎以及觀察車輛後方情況時提供一定的安全幫助。

5.喝酒後多長時間可以開車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通常情況下,喝一瓶以上的啤酒、或者一兩左右的12度紅酒、半兩左右的50度白酒就能達到酒駕標準。而人體一般代謝速度是每小時10到15可克,所以,喝一瓶啤酒或半兩白酒,最好等10個小時後再開車。而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兩,最好在一天後再開車。如果喝的酒,量更大、度數更高,那就得隔更長時間才能開車。

6.車內也有逃生艙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現在大多車輛都有這個設計,如果不幸發生車禍或者車輛被水淹,車門,車窗,天窗都可以是逃生通道。但如果車輛被擠壓變形,門窗無法打開,此時後備箱也能成為你逃生的通道。危機時刻,爬到後排,將第二排座椅放倒,鑽到後備箱中,找到後備箱開啟開關,便能順利逃生。

7.安全帶高度是可以調節的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很多身材高大或是身材小巧的乘客在坐車時,都有苦惱,安全帶不是拉得太高勒脖子,要不就是拉得太低勒胸。其實,大部分車輛安全帶的高低都是可調的,調節按鈕就在B柱上安全帶掛件的上方。乘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身材來調節安全帶的高低。

8.第一位汽車駕駛員是名女性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1885年,德國機械工程師卡爾·本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實用的內燃機汽車,但令他苦惱的是,他不能試車。原來是政府有關部門不許他試車,因為他們認為:如果試車成功,將會出很多的汽車,那就要用掉很多汽油,還會破壞公路。

好在他的妻子貝塔·本茨是一位有膽有識的女人,1888年她全然不顧當地政府的阻撓,在卡爾·本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沒有進過任何駕駛培訓的前提下,帶著她的兩個兒駕駛著卡爾·本茨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輛汽車,順利駛過了長達190KM的路程。她成為界上第一位汽車司機。

9.三缸發動機不一定省油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理論上,三缸發動機應該比四缸發動機省油,因為隨著缸數的減少可以相應縮減噴油量。但是,絕大多數三缸發動機在功率上並不低,以同功率(1.0T)三缸和四缸發動機為例,三缸發動機為了能達到預定功率,需要用更少的氣缸完成更多的事情,所以耗能並非減少。另外,油耗不僅取決於發動機本身,輪胎、變速箱、整備質量等也時刻影響油耗。

10.7200轉其實並不快

老司機總結的十大汽車冷知識

7200轉是高轉速的象徵,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高轉速其實並不快。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掛入1擋時,猛踩油門,此時的轉速飈得非常快,但是車速並非同步增長,因為受到變速箱齒比的影響,1擋能輸出較大扭矩,不過扭矩與轉速之間成反比關係,且轉速與車速並非一一對應,如果掛入2擋在同轉速內車速會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