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萬鄉搶抓春耕時節種植500畝油茶

內容摘要:這幾天,興義市洛萬鄉隴納村未牙賢組油茶種植基地裡,隨處可見工人揮舞著鋤頭,將一株株油茶苗栽種下去,種植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中國黔西南訊(通訊員 段志虎 戴仙羚 蔣嬌嬌 羅淏彬) 眼下正是春耕生產的好時節。這幾天,興義市洛萬鄉隴納村未牙賢組油茶種植基地裡,隨處可見工人揮舞著鋤頭,將一株株油茶苗栽種下去,種植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家住隴納村的村民岑廷明,農閒時會選擇外出打點零散工,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近就只能待在家中。這不,聽說村裡的未牙賢油茶基地正在進行種植,岑廷明立馬找到基地報名務工。據岑廷明所說,油茶基地給村民的工資為每天120元,只要來幹活,村民們就能得到應有的報酬。

隴納村未牙賢油茶種植基地總面積為500畝,以前種的全部是馬尾松,馬尾松生長週期長達十六年,每年每畝平均產值僅300餘元。現在,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這片土地經梯狀整治後,改為種植油茶,給當地群眾增加了不少的經濟效益。

“目前隴納村基地每畝栽種了80株油茶。到旺果期,每畝能產3200斤左右,按照當下的市場價格,每畝產生的年經濟效益可達5000元。”洛萬鄉林業站站長李誠一邊掰著手指頭,一邊激動萬分地報出一組數據。相較於馬尾松,種植油茶對洛萬鄉村集體的資金積累和老百姓的整體收入來說確實是一條好路子。

雖然油茶還需3年至4年的生長期後才能出果採摘,但這並不影響洛萬鄉種植油茶的決心。“在種植油茶的前期,3年至4年以內是沒有收益的,我們在油茶基地裡套種旱稻穀或者辣椒,以短養長來彌補週轉空白期。”李誠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據瞭解,洛萬鄉隴納村未牙賢油茶基地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建設,由萬峰工貿公司投入資金技術,合作社管理,老百姓就近務工。該模式將惠及未牙賢組85戶35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戶130人,同時根據利益聯結機制,惠及隴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0戶363人。

目前,洛萬鄉隴納村未牙賢油茶種植基地是洛萬鄉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油茶種植基地,同時洛萬鄉也在致力於將其打造為全鄉油茶示範基地。除了主導產業油茶,洛萬鄉還積極與老百姓共商,發展其他替代作物。據洛萬鄉人大主席唐義飛介紹,該鄉還種植了高粱1500畝、薏仁米800畝,產值分別為每畝1400元、2000元左右。

近年來,洛萬鄉黨委政府根據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因地制宜,依託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合理選擇產業品種,優化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加大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力度,助推洛萬鄉產業革命,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及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