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吃飯,輕鬆減肥

現代人肥胖人群越來越多,這主要與飲食不合理有關。管理好您的飲食習慣,可以讓你避免肥胖,輕鬆獲得健康的身體。有些人會說,網絡上介紹食療減肥的很多,都說效果好得不得了,你介紹的有什麼特殊的。還不是多吃蔬菜少吃肉,老一套罷了。

科學吃飯,輕鬆減肥

我將要介紹的飲食觀念來自美國頗受歡迎的功能醫學治療理念。什麼是功能醫學,與傳統醫學有何不同?功能醫學與我國的中醫理論很相似,它把人當成一個整體看待,身體出現問題主要是七大生理失衡所致,也可能是腸道失衡,也可能是毒素代謝失衡,也可能是免疫與炎症失衡等。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樹,那麼7大失衡是樹幹,疾病是樹葉、樹枝。功能醫學著眼於樹幹、樹根,傳統醫學著眼由於樹枝樹葉。因此功能醫學在美國也稱為“未來醫學”。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就是功能醫學受益者,因此他積極推廣功能醫學。

科學吃飯,輕鬆減肥

功能醫學認為肥胖與糖尿病密切相關,多數偏胖人群都存在糖尿病風險或已經患上糖尿病。這主要是由於含糖飲料及主食攝入過多所致。甜食具有成癮性,會刺激腦組織產生類嗎啡(毒品類似物)樣物質,使大腦產生愉悅感併成癮。主食中麵食、米飯、粥、馬鈴薯、地瓜等含澱粉較多,也會增加血糖負擔。過多攝入這些含糖物質會刺激胰島素過度釋放,長時間高濃度胰島素刺激下,身體內細胞就會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臨床上稱為胰島素抵抗。一旦出現胰島素抵抗,你離糖尿病就不遠了。胰島素除了降血糖,也具有促進脂肪堆積的作用,因此被稱為“肥胖激素”。改變你的飲食習慣會顯著改善你的肥胖情況及糖尿病風險。

那您可能會疑惑,不吃主食我能吃什麼,吃肉也會胖啊。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吃肉也是一門學問,選擇性吃肉會讓你精力充沛、身材苗條、身體健康。肉大體上分為紅肉和白肉兩大類。牛肉、羊肉、豬肉等被稱為紅肉,而魚肉、家禽肉被稱為白肉。紅肉中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是導致血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少吃紅肉。白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而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可以合成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AA(花生四烯酸),它們在體內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環、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對心腦血管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等等。本書推薦肉類攝入以白肉為主,輔以少量紅肉。當然肉類需新鮮食材而非罐裝或其他加工後食品。

除了進食肉類外最主要還是進食蔬菜水果。研究表明蔬菜中含有大量的必需維生素、礦物質、天然營養素。目前比較流行的抗衰老三大營養素:花青素、蝦青素、番茄紅素主要來自於蔬菜和水果。花青素對人體而言,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對人體的衰老有逐步預防和緩解的作用。花青素廣泛存在於開花植物(被子植物)中, 如紫甘薯、葡萄、血橙、紅球甘藍、藍莓、茄子、櫻桃、紅莓、草莓、桑葚、山楂、牽牛花等植物的組織中均有一定含量。研究發現, 葡萄籽與松樹皮的提取物中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科學吃飯,輕鬆減肥

正確的飲食食譜可以決定你的健康基因被啟動,致病基因被關閉,讓你快速轉向健康。這一理論被稱為表觀遺傳學。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記載過“藥補不如食補”,因此功能醫學提倡治療糖尿病和肥胖最重要是從飲食上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