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終將戰勝疫情並克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海外高度評價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時刻關注中國疫情防控的海外各界人士認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以驚人的速度和效率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展現出應對複雜挑戰的堅強鬥志和卓越能力,他們讚譽疫情防控中的中國力量、中國速度和中國製度,對中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的判斷具有代表性:“我深信中國終將戰勝疫情並克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世界也應該對此抱有信心。疫情得到控制之時,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將很快恢復活力。”

一、中國終將戰勝疫情

中國終將戰勝疫情已經成為海外各界人士的共識。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總書記馬加舒爾表示,在中國共產黨的有力領導下,中國人民眾志成城,中國科學家、醫護人員、人民解放軍等各界人士有效配合,堅決抗擊疫情,我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勝利定將屬於中國。韓國希傑中國總部總裁樸根太說,“我在中國生活了30多年,多次見證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齊心協力戰勝困難的奇蹟,這次也不會例外。”與其觀點一致,在泰國民主黨主席朱林看來,歷史已無數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有能力和決心帶領中國人民戰勝各種挑戰,堅信中國共產黨將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再次取得勝利。總的來看,他們堅信中國能夠戰勝疫情,主要依據在於:“中國共產黨有能力和決心帶領中國人民戰勝各種挑戰”、“中國的制度優勢為防控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民眾的意志凝聚成磅礴力量”。

1.“中國共產黨有能力和決心帶領中國人民戰勝各種挑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必須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自疫情出現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工作,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海外人士認為中國最高領導層對疫情的高度重視為遏制疫情的蔓延、打贏疫情阻擊戰指明瞭方向。格魯吉亞《每日新聞網》主編阿弗坦迪爾·奧提納什維利說,在中國和世界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習近平主席深入基層一線瞭解和指導疫情防控,充分表明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基層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關鍵作用。俄羅斯遠東地區主流媒體東方媒體新聞社主編卡拉欽斯基認為,中國領導層堅強有力,採取堅決措施控制病毒在全國蔓延。尼泊爾-中國協會主席庫馬裡·潘特說,習近平主席在防疫關鍵階段去北京防疫一線視察,傾聽基層呼聲,調研解決問題,表明他心裡裝著人民,這對於艱苦奮戰、救死扶傷的醫療工作者是一個巨大的鼓舞,顯示出負責任大國領導人的擔當,顯示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決心和毅力。

海外人士大多認為中國共產黨有著迅速且相對合理的決策過程,同時有老百姓的支持,有決策力,也有執行力。美國外交學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伊麗莎白·伊科諾米指出,中國共產黨有效地對總人口達數千萬的湖北省實施了檢疫隔離。它下令口罩製造廠超速運轉。或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迅速建成了大型臨時醫院和檢疫隔離中心。這些措施的規模和實施速度,是對高度集中體制和自上而下的政策設計和執行手段的一種證明。中國共產黨在習近平領導下完善了這樣的體制和手段,使其在危機時期由極大的餘地調動龐大資源。印度尼西亞民主鬥爭黨總主席、前總統梅加瓦蒂表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將憑藉勇氣和信心,有效、及時地應對疫情。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英明領導下,中國一定能夠成功應對疫情並取得勝利。

2.“中國的制度優勢為防控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說,中國政府正在採取嚴格而堅決措施,全國上下一心、聞令而動。如此規模的社會動員在全球公共衛生史上前所未有。它能奏效的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製度優勢。

海外人士認為,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得到充分顯現。美國著名科學作家勞麗·加勒特說,“當前在中國的疫情形勢真的很難,中國正在做世界上其他國家做不到的事情。中國花了8天時間在武漢建了有1000張床位的醫院並且已經開始收治病人。要知道,這不是小小的棚子,而是真正的、先進的、有負壓病房的醫院。用8天時間建造一座高端醫院,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做到”。匈牙利工人黨主席蒂爾默表示,中國為抗擊疫情付出了巨大努力,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短時間內高效調動如此大的人力和醫療資源。這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力量。

海外人士一致肯定中國製度所展現出的強大動員力。匈牙利國會議員洛約什說,中國正做的事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看到一個大國動員全部力量抗擊疫情,整個國家的醫護人員奔赴需要他們的地方,這麼做不僅是為了中國人民,也是為全人類,中國的治理體系令其能夠動員一切力量。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公共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表示,中國政府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努力,展現出了強大的動員能力。從中央政府到最基層社區,各級迅速行動起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阻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同時運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追蹤疑似感染者信息,各地也紛紛派遣醫療人員和物資支援災區。

海外人士高度讚賞中國製度所展現出的強大執行力。巴西工人革新黨主席裡維·菲德利什說:“中國在很短的時間裡建成兩座醫院,這真是個奇蹟。中國政府的隔離工作也做得非常完善,很少有國家能做到這一點。”哈薩克斯坦中國貿易促進協會會長哈納特·拜賽克認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短時間內陸續投入使用,中國速度和力量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中國各地專家學者、醫生護士火速馳援武漢,為這座城市帶去了溫暖和希望。如此高效的動員和行動能力充分體現中國的制度優勢。

3.“民眾的意志凝聚成磅礴力量”

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態勢,人民群眾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上下一心,全力應對,採取了嚴格的防控舉措,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河南副省長黃強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動員到個人、動員到村民,老百姓參與到防疫戰爭中,人民戰爭的威力,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非常重要,村支書在大喇叭上用通俗的方言一喊就管用,一村一警,5.5萬個警察和輔警,做到以村保鄉,以鄉保縣,以小區保社區,以社區保城區,這樣聯防聯控的機制充分體現出這場防疫戰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為了群眾。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中國遇到了一個困難考驗,但中國人民很勇敢。在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看來,面臨嚴峻的挑戰,中國人民團結在一起,在無形但殘酷的對手面前築起一道有力屏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民防疫全面展開。一切必要資源都被調動起來,民眾的意志凝聚成磅礴力量。中國共產黨作為團結和引領社會的力量,站在與疫情鬥爭的最前線。在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帶領下,有社會主義、人民正義理念的鼓舞,14億多中國人民必將所向披靡!

羅馬尼亞籍駐華新聞工作者在羅馬尼亞主流媒體《自由報》發表文章《疫情期間,一名羅馬尼亞人在中國的親身經歷》中寫道:“為防控疫情,中國千百年來的風俗說放手就能放手;大人孩子不再走親串友、不再旅遊度假,一夜之間變成了不出門的“宅男宅女”;人們在調侃中自我隔離,在微信上曬美食,發表情,用微笑告訴世界,中國人從不悲觀和恐慌。”海外人士特別還關注了廣大的醫護工作者在防疫中的作用。法國法蘭西島大區議會主席瓦萊麗·佩克雷斯說,中國醫護人員在疫情防治中表現出英雄主義和奉獻精神,“我看到了他們的勇氣和疾病的堅定決心。我特別要向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表示敬意”。

二、中國能夠克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彙報後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堅定信心,看到我國及國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的衝擊只是短期的,不要被問題和困難嚇倒。中國是大國,韌性強,潛力大,迴旋餘地大。海外各界人士對此持有相同觀點,認為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並且相信中國經濟一定能快速恢復並取得更大發展。

1.“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

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說:“中國經濟具有韌性,中國經濟內部的減震器將緩衝這類事件帶來的挑戰,我相信中國經濟有足夠的內生機制維持增長。”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多看來,中國採取的高效、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以負責任和透明態度及時向外界發佈疫情信息,並與世衛組織等國際機構就疫情相關問題保持密切合作,相信中方有能力早日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他對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前景表示樂觀,認為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出,中方在極短時間內就建成專門的收治醫院,令人印象深刻,這充分展示了中方出色的組織和應對能力。相信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中國人民毫無疑問一定能夠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美方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抱有信心。

海外的著名企業代表也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瑞典醫科達公司中國區總裁龔安明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只是階段性的,中國經濟發展趨勢不會改變。未來生產生活恢復正常後,民眾的消費力將會得到釋放,企業也會加速生產和銷售,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會降到最低。戴爾科技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指出,中國經濟有極強的韌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中國正處於經濟發展尤其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黃金期,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我們依舊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2.“中國經濟一定能快速恢復並取得更大發展”

海外人士對疫情之後的中國經濟充滿期待,大多認為中國經濟能快速恢復。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院羅奇表示,預計中國經濟下半年出現反彈,因為中國經濟將從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恢復過來。保加利亞前總統普列夫內利耶夫認為,中國人民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展現出了巨大勇氣和力量,使我們對中國取得最終勝利充滿信心。我們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強大實力和堅實基礎,相信中國經濟一定能快速恢復並取得更大發展。菲律賓財政部長多明格斯說:“中國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堅決、有效,為防止疫情擴散做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中國經濟基礎牢固,發展充滿活力,我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俄新社刊發《疫情之下,中國多措並舉修復經濟活力》對中國經濟走向進行深入分析,稱中國政府多措並舉,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經濟活動逐步恢復,這再次證明中國強大的動員能力和戰勝疫情的信心。文章強調,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以及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因為這場疫情而改變。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認為,疫情得到控制之時,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將很快恢復活力。只要回顧當代中國發展歷程,就能充分認識到中國人民的潛力和韌性,這也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實現歷史性轉變的基礎。即使不是專業經濟學家,我們也有充分理由相信,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當前被暫時抑制的需求重新釋放時,將推動中國經濟出現“反彈式”或“補償式”增長。

三、中國的許多措施實際上正在成為疫情應對的新標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表示,中方採取嚴密的防控防治舉措,及時發佈疫情防治有關信息,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疫情信息。中方願同國際社會一道,有效應對疫情,維護全球衛生安全。我們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言:“毫不誇張地說,中國的許多措施實際上正在成為疫情應對的新標杆。” 他高度評價中國抗擊疫情的努力,認為中國的行動為國際社會樹立了榜樣,為遏制疫情在中國之外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說,中國努力控制病毒源頭,限制疫情傳播,為世界其他地區防控工作爭取到寶貴時間。如果沒有中國努力,全球病例會遠高於此。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東方學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認為,中國在極短時間內動員全國力量和資源抗擊疫情,為世界更好應對疫情作出重要貢獻。希臘中國問題學者喬治·佐戈普洛斯表示,“面對疫情,中國政府堅持公開透明,同世衛組織及其他各方通報和共享信息。中國政府採取的果斷、全面防控措施將有效遏制疫情蔓延。”葡萄牙共產黨總書記德索薩說,中國黨和政府積極救治病患,防止疫情擴散,全力保障人民健康,為阻止疫情在全球蔓延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斯里蘭卡共產黨總書記古納塞克拉強調,新冠病毒威脅著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中國領導人果斷動用一切資源和手段,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為人類事業作出的貢獻深表讚賞和欽佩。過去40多年,我們目睹中國經濟取得跨越式發展,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傑出領導下,中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重振經濟。美國美中合作委員會會長範波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面前,中國黨和政府盡最大努力救治患者、保護人民健康,給國際社會留下深刻印象。新型冠狀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鬥爭為全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

(作者:劉曉雲,北京聯合大學海外中國學研究中心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