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熱評:滕建群:疫情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美國講中美“脫鉤”?不現實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群

首先我就從中美合作來分析。簡單地介紹一個問題,就是“脫鉤”。之前,美國一直在講“脫鉤”。疫情開始後“脫鉤”,美國在疫情開始時候說得比較狠。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也講了,這是把更多就業機會,把更多投資拉回美國的好機會。大家可以看一下,“脫鉤”這種想法是非常不現實的。因為宏觀的大家可能都比較清楚了,我就講一下具體幾個方面,講一下疫情對中美關係和供應鏈的影響。“脫鉤”也好,供應鏈保障也好,這些都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疫情影響是現實,有人說,疫情可能對中美關係,特別在供應鏈的影響超過“貿易戰”,這是個非常嚴峻的事實。

國家安全熱評:滕建群:疫情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美國講中美“脫鉤”?不現實

滕建群


中美在四個方面的相互依存或者相互依賴。第一個是在藥品和藥品原材料供應方面。現在應該說,中國是全球範圍內藥品或藥材的主要供應商,疫情使中國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供應鏈的地位不是削弱,反而是增強。醫療器材,特別是基本的器材供應,都與中國有很大聯繫。還有一個,美國這麼多年一直在跟中國進行醫藥研發合作。剛才有專家講了,未來在應對疫情的技術合作方面,中美是有合作餘地的。按照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美國至少在中國進行了500次的藥品檢驗,包括針劑、藥品和器材等。這次應該是帶來了很大觸動,中國在生產方面出了一些問題,這給合作帶來一定影響。美國現在有聲音說在藥品供應鏈上要與中國“脫鉤”。納瓦羅提出,要儘量爭取“脫鉤”,要轉移產業鏈結構,還有國會議員提出一些議案稱要與中國“脫鉤”。但目前看,“脫鉤”是很難的。在全球供應鏈上,中美很難“脫鉤”,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未來全面“脫鉤”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合作,不管是原材料供應,還是科技合作,雙方存在一個很大的合作空間。第二方面是零部件供應方面。我們現在在一些零部件供應上也受疫情影響,也是出現放緩供應問題。目前看,這個供應鏈對於一些工廠,一些製造業的影響不是非常大。按疫情前的統計,中國佔世界製造業產量,特別是零部件產業的1/3,是世界最大的零部件出口國。像美國、日本和歐洲國家,如果中國在這個方面出了問題,他們肯定會受影響,因為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難找到替代產品,零部件應是第二個供應鏈的問題,中美保持合作有內在驅動力。第三個方面是跨國運輸方面。美國停航,我們沒有,民航客機和貨機都在飛。目前看,最大的影響是船運。中美雙方都設置了一定限制,對計算機器材、電氣器材的運輸產生極大影響。出於對供應鏈需求的考慮,特別對中國依賴的考慮,美國也清醒認識到與中國在運輸方面相互依賴。日本也是這個問題,比方說日本蔬菜20%都是需要船運過來的,但現在停了。運輸業,特別船運應受到非常大的影響。第四個在供應鏈上的影響是零售和分銷業。大家可能認為是個笑話,前兩天Costco公司開始賣棺材了。我問了很多美國人,也包括在美國待了很長時間的中國人,說Costco賣棺材,這在歷史上還沒有過的,因為這個就是商機。關鍵是這些棺材是中國製造的,而因為疫情,超市開始出售這種商品。一口棺材要1200美元到1900美元或者更多一點。零售商業應該是中美合作的一個契機。從疫情來說,影響是負面的。但從整個過程來說,我覺得中國在世界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地位,短期內也好,長遠來看也好,是很難被取代的。所以,我們要告訴兩國決策者,我們必須要進行合作,在經貿裡必須要進行合作,不是說“脫鉤”就“脫鉤”的問題。從抗擊疫情來講,在國際上現在有兩種路徑:第一種是把社會正常的運行,把經濟運行按下暫停鍵,主要是保證生命安全,以人為本,這就是現在中國成功阻止疫情擴散主要的原因。另一個方法是保護自己的羽毛,為了自己的經濟也好,為了選舉也好,不採取包括隔離等方法,讓疫情擴散。這就是美國。現在看特朗普說大話,但大話是罩不住病毒的,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你不管有多強的軍隊,不管有多少美元,都會面臨一個隱患——被傳染。我個人感覺,美國很難抄我們的“作業”,但可借鑑一些經驗。中國現在是“保衛戰”,之前是“殲滅戰”。那麼美國也好,意大利也好,現在是“殲滅戰”,打得非常殘酷,非常艱苦。抗疫合作為中美關係未來發展提供契機。但我們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去年12月份,我們到美國訪問。一個結論是,美方認為中國開始進攻了。我們到美國政府、研究機構等拜訪,官員和學者都異口同聲地說“你們中國在進攻,我們美國在防禦”。我覺得得出這種結論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家跟不上形勢發展。我提幾點建議:第一,要重新認識中美戰略關係,戰略競爭。不是說中美兩國關係出了問題,而是大家思維模式出了問題,美國在用“冷戰”、“零和”遊戲規則來對中國,雙方都有這種思維模式,所以在認知方面要有新的考慮。第二,疫情給我們提供新的合作契機。需要清楚的是,從藥材、從供應鏈等一系列問題都要有個好的看法。第三,要調整產業結構,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國家,是世界最大的供應商,但中國經濟發展還有很大內需。改革走向深水區,國內現在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我經常打一個比方:我們當年“鬧革命”,把老樓推翻了。40年改革開放,我們建起新樓,今天中國要乾的事是“精裝修”。這就是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來的“制度”和“治理”。我相信疫情總會過去,我們的“精裝修”仍需要做好充分計劃,要找一個好的施工隊。總之,疫情下的中美關係既面臨著挑戰,也面臨著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畢竟美國想與中國在產業鏈上“脫鉤”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