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未下鞍 春耕又揚鞭——婁底組織18萬臺農業機械助力農業生產"

紅網時刻婁底4月9日訊(通訊員 顏學紅)春分一到,婁底大地鶯飛草長,萬物競生,千花百卉爭明媚,唯獨難見“春牛耕春田”。

4月1日,漣源市龍塘鎮雲河新村的水田裡,兩臺旋耕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一臺旋耕機一天可耕30多畝,隆隆機聲響遍田野。

旋耕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鐵牛”駛過之處,層層“泥浪”翻滾,沒過多久,一大片水田被翻整一新。

婁底市、縣農機事務中心在全力以赴抓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時,馬不停蹄抓農機及時投入春季農業生產,共組織18萬餘臺農業機械有序開展作業服務,機械化正在描繪壯美的現代春耕圖。

機械化集中育秧為機插秧備足了秧苗。

耕田不用牛。從3月上旬開始,全市9萬餘臺耕作機械陸續下田作業,截至4月8日,已完成機耕面積81.36萬畝,佔早稻種植面積的89.4%。牛耕已難覓蹤影。

插秧不彎腰。機械化插秧和拋秧成為了春耕生產一道亮麗的風景,全市6000多臺插(拋)秧機已陸續下田作業,將完成36萬多畝的早稻插秧任務。一臺高速插秧機,一天可以插20餘畝,是人工插秧的6倍多,老百姓盼望的插秧不彎腰不再是一種奢望。

新化山區也用上了機械化插秧。

種田不出門。漣源市敬農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孝敬介紹:“今年我又流轉了500多畝水田,共計流轉了1500多畝,其中1000畝種雙季稻,全程採用機械化作業。”全市257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為20萬農戶開展代耕代種服務,作業服務面積達45萬餘畝。農民通過代管服務可以坐享其成。漣源市碩泰農機專業合作社為470戶農戶提供代管服務,代管面積800餘畝,農戶可得純收入28萬餘元。

追肥治蟲不下田。3月10日,漣源市楊市鎮金盆村2000畝油菜基地,一架架無人機在競相綻放的油菜花海中盤旋,對油菜開展促生長髮育、防菌核病、防花而不實、防早衰、防高溫逼熟的“一促四防”精準防控工作。操作者站在田埂上,只要手指頭動一動,追肥、治蟲輕鬆搞定。全市200多架無人機在油菜追肥治蟲中大顯神威,場面十分壯觀。

漣源市楊市鎮無人機在油菜基地作業。

排灌機械及時抽水灌田;農用運輸車在田間地頭忙著運送春耕物資。隨著油菜籽的成熟,機械化收割、烘乾、加工又將拉開大幕……

為了保證這18萬餘臺農業機械及時投入作業,在搶農時、保種植面積、維護糧食安全中貢獻農機力量,婁底各級農機事務中心緊盯農時,及時組織133家農機生產企業和定點經銷商復工復產;組織6000餘萬元的農機具和零配件供應市場;組建18個農機技術服務小組深入一線解難,解決農機維修難題600餘個;建立490餘人的農機大戶服務群,線上指導6萬多人次;組織指導農機戶開展農機維護保養和檢修,共檢修機具4萬多臺套,解除了農機戶的後顧之憂。

湘中婁底,農業機械正在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緊張作業,農機人在田間地頭忙碌奔走。以機代牛,以機代人……種田人的各種難題迎刃而解。如詩如畫的田園,機械的轟鳴聲、嘩嘩地流水聲和燕雀的歡歌聲交織在一起,匯奏成春季農業生產協奏曲,奏響了2020糧食豐產和百姓脫貧致富的序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