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病人却越来越多:养生保健需尽早

不管是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不管是成人医院还是儿童医院,都是一个样。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病人却越来越多:养生保健需尽早

有的人形容医院人山人海像城隍庙赶庙会,毫不为过。

有的形容医院人山人海像春运的上海火车站,也很确切。

按理说现在经济富裕了,医疗水平提高了,病人应该少了。

但是去趟医院才发现病人并没有越治越少,而是越治越多。许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记得七八十年代,老一辈人很少吃药,听说谁得了癌症死了,以前方圆几个村都是头条新闻。现在得了癌症,像得了感冒一样普遍。单位每年体检,都有同事患癌症。

最近几年,因癌症去世的明星一个接一个,各种慢性病都在爆发式的增长,三四十岁的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很常见。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病人却越来越多:养生保健需尽早

先说好的方面:

人民健康意识提高了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再者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更注意健康,许多疾病被早早发现。

还有的人对医疗要求比较高,生病了直接省市医院,甚至北上广深的大医院。

高铁、飞机等交通便利了,千里江陵一日还。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病人却越来越多:养生保健需尽早

医疗水平提高了

以前许多病根本搞不清楚,搞清楚也无药可救,直接放弃治疗了,看不到一点点希望。我小时候一次拉肚子就差点丧命,现在口服补液盐就能改善。

现在的检查水平越来越先进,微观层面到细胞、分子、基因、蛋白质等出现问题,宏观层面磁共振、同位素扫描、胶囊内镜等,越来越先进。

治疗水平也提高了,现在对于一些癌症可以利用号称'生物导弹‘的分子’靶向治疗,修复突变基因位点。还有干细胞治疗技术也发展很快,比如白血病、免疫缺陷病、炎症性肠病、糖尿病等,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在肾脏坏了,可以器官移植,肝脏坏了可以器官移植,肺脏坏了,也可以器官移植,可以用体外膜肺。

许多人也有机会得到治疗。药物也越来越多,中药、西药、口服的、静脉输的,非常便利。

越是大医院名医越多,检查设备越先进,治疗水平越高,好的药物也多,容易吸引病人就医。

下面几点就是坏的方面了:

疾病谱发生变化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病人却越来越多:养生保健需尽早

现在许多人饮食不科学,不懂保健,越来越多人大腹便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分、肿瘤、炎症性肠病”等慢性病。

食品污染

我国面临越来越多的食品污染的挑战食品包装、加工、运输等时候被病毒、细菌等生物污染。

食品被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激素、抗生素和工业废弃物、重金属等污染。污染物还有致畸致癌作用,如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等。

水污染了,海洋污染了,鱼虾海鲜等也污染了,有毒的食物吃到人体内,人生病了。

环境污染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病人却越来越多:养生保健需尽早

工厂增加、汽车增加,排出许多有害气体,空气污染了,雾霾增加了。

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水和土壤污染,食品上也被污染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聪明了,疾病也更难缠了。

2002年一场非典,引起社会恐慌

2008年,许多儿童的死亡让人见识了手足口病的厉害

2009年,禽流感,更是让防疫工作者忙的焦头烂额

2018年一场流感就席卷整个中国,许多人措手不及

2019......

2020......

......

体质越来越差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病人却越来越多:养生保健需尽早

由于上面这些因素,再加上药物滥用等因素,比如激素、抗生素等。

再者,吃的不健康、工作压力大,许多人精子、卵子质量不行了。二胎放开,许多过了最佳生育期的人也想拼一把。结果,孩子要么早产、要么体质太弱或者其它各种各样的问题。

于是,咳嗽、发热、拉肚子、喂养困难、发育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找上门了,三天两头到医院报道,苦不堪言。

预防医学的缺位

两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现在许多病人,包括医疗行业的人,都是重视治疗,轻视预防,缺少医学科普知识。

孩子得了甲流,受了一场罪,才想起打疫苗。

输了半辈子液,才知道感冒输液没用。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病人却越来越多:养生保健需尽早

女性得了宫颈癌,才后悔没有保养。

现在形成了一个奇怪、可悲的三角现象:

医生医术越来越高,疾病越来越复杂,大医院里病人越来越多。

辛辛苦苦挣点钱,本来应该吃喝玩乐,好好享受,现在却往返于医院里,疲于奔命。

医学界广为流传一句话: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然而,找到不生病的“秘方”,就是提前预防,注重保健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